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逆全球化”不符合历史大势
http://www.CRNTT.com   2019-01-23 09:39:19


  中评社北京1月23日电/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支持开放、透明、包容、非歧视性的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为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指明了方向。

  人民日报发表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薛力文章称,从全球范围看,近些年经济全球化遭遇“涡流”。历史上,欧洲的对外扩张与工业革命被视为经济全球化初期的两大动力,推动了全球产业分工。特别是冷战后,美国主导的全球市场体系深刻影响着世界,全球产业分工快速发展。结果是,发达国家占据了绝大多数产业的高端部分,低端部分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中端部分则分散在发达国家与较发达的发展中国家。这种全球化趋势总体上提升了全球福利水平,但也加速了发达国家产业空心化进程,部分劳动者成了“全球化受害者”,他们的诉求构成了这一波发达国家中逆全球化思潮的民意基础。

  反观发展中国家,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以新兴经济体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并希望进一步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位置,因此支持推动经济全球化向更高质量、更均衡的方向发展。同时,发达国家的比较优势还是集中在产业链的高端,并贡献了国民生产总值的大部分,这些领域的从业人员、各类机构的中高阶管理人员与部分基层人员,仍然是经济全球化的坚定支持者。因此,从更长远的时间线索看,部分发达国家出现的逆全球化思潮是局部的、片面的,是支流。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中国经济保持了数十年的快速增长,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样的成就表明,像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只有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全球竞争,才能激发出巨大的发展活力。

  文章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着内外两方面的挑战。从国内看,劳动力成本上升,环境压力较大,投资拉动型经济面临瓶颈。在此背景下,中国应加快转变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通过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城市化以释放消费需求,进一步改革职业教育体系以助力制造业升级,通过科技创新培育全球优势产业从而提升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

  在国际方面,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都会增加未来的不确定性。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尽管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但中国只在少数产业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因此,面对经济全球化遭遇的“涡流”,中国不能以封闭对抗封闭,而必须推行更大范围的开放。一方面以开放促改革,扫除经济发展障碍、释放中国潜在的比较优势,促成中国经济从“大”到“强”的转变,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也要团结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中支持经济全球化的力量,共同推进经济全球化进程,开辟属于未来的新天地。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