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1月16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做强做优做大节能环保产业
http://www.CRNTT.com   2019-07-28 08:38:09


  中评社北京7月28日电/节能环保产业是典型的绿色产业,涵盖能源节约、能源利用效率提升、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与修复、资源循环利用等多个领域。做强做优做大节能环保产业,不仅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而且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虽然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取得一系列成绩,但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面临产业集中度低、污染治理任务重、商业模式创新不足、资金短缺、科技创新动力不强等一系列突出问题。我们应正视差距,着力解决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助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大力推进专业化整合。目前,我国节能环保产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产业集中度低,小、散、弱特征明显,迫切需要培育大型龙头企业,提高我国节能环保产业集中度。从发达国家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历史经验看,培育大型龙头企业、提升产业集中度,需要大力推进专业化整合。主要依靠市场力量,支持优势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做大做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格局重塑。应充分发挥大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提高大企业推进资源整合的能力,壮大产业规模,进而增强节能环保产业对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积极推动节能环保产业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探索实行智慧能源管理、智慧环境监测,促进节能环保产业朝着集约化、规范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强化源头减量和全过程控制。污染防治是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重要目的之一。目前,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在污染防治中发挥的作用还比较有限,普遍存在重末端治理、轻源头控制的现象。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要做好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加强末端治理措施和源头减量措施的相互配合,合理制定综合解决方案;另一方面要加大相关企业核心技术创新力度,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源头减量和污染物排放的全过程控制。

  积极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第三方治理是指排污者通过缴纳或按合同约定支付费用,委托环境服务公司进行污染治理。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是适应当前我国环境保护形势深刻变化、环境服务与监管体制机制深刻变革的重要举措。应坚持市场化运作,尊重企业主体地位,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积极培育可持续的商业模式,避免违背企业意愿的“拉郎配”。借鉴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成熟经验,将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导入环境污染治理行业,促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健康发展。

  发展壮大绿色金融。节能环保产业属于重资产行业,具有投资大、回收期长、收益率低、公益特征显着等特点。我国节能环保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等突出问题,严重制约着产业发展。做强做优做大节能环保产业,需要发展绿色金融,构建绿色信贷政策体系,形成有利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贷款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探索开发绿色债券指数、绿色股票指数以及相关金融衍生产品,鼓励符合条件的节能环保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设立节能环保产业和绿色发展基金,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

  统筹推进重大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科技创新动力不足、水平不高、原创性不够、成果转化水平偏低,是制约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做强做优做大的重要因素。应完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和政策,充分发挥国家专项资金的引领作用,做好节能环保产业科技创新总体规划,大力推进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努力以核心技术突破引领产业加快发展。以大型龙头企业为依托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支持龙头企业牵头承担节能环保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推进企业建设国家级、省级节能环保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企业技术创新中心。构建一批企业主导、高校和科研院所参与的节能环保技术创新联盟及信息交流平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余红辉(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