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7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从“小龙虾学院”看中国职业人才战略
http://www.CRNTT.com   2019-03-15 14:31:45


图为中国潜江龙虾职业学院(来源:新浪网)
  中评社香港3月15日电/借助中国“两会”上对职业教育的热议,中国湖北潜江市的“小龙虾学院”再次成为网红,在中国高校毕业生实际就业率持续走低的情况下,该学院的在校生还没毕业就被“预定一空”,证明这一所网红学校不是“闹着玩儿的”。

  美国《侨报》3月12日载文《从“小龙虾学院”看中国职业人才战略》,文章说,中国人才市场的现状,一边是劳动者直呼就业难,一边是用工企业招工难、用工荒现象不断出现,结构性就业矛盾凸显。坊间戏言“硕士博士满街跑,高级技工难寻找”,成为拥有近9亿人劳动年龄人口的真实写照。而“小龙虾学院”的成绩或许可以给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办学方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

  首先,职业教育应立足本土实际,契合市场需求。产业上讲,小龙虾是潜江的一大特色,而食用小龙虾则已经成为中国各地人士的爱好,学校立足小龙虾特色进行教学,避免闭门造车浪费教育资源。职业教育需要高度与社会经济发展相衔接,灵活机动地确定培养方向,培养适应本地各行业生产、服务一线的各类人才。

  其次,培养方向上必须下沉、细分,当前中国的中高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方向大多还遵循着通识教育的模式,重视专升本追学历,而忽视了培养产业工人和技能型人才的“职业”初衷。教育的目标理应包括培养科学家、工程师,但也不能忽视技术员、一线技工,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才能构成完整的国家人才战略。实用型人才理应享受到“月薪过万”的薪酬体系。

  最后,全社会真正重视、尊重职业教育。从“小龙虾学院”引发的舆情来看,更多人表示了支持与赞赏。“家有良田万顷,不如薄技在身”,伴随着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加速,新行业、新业态、新模式、新职业的不断涌现,相信更多中国青年能够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是时候摒弃那种高职生低人一等的陈旧观念了。中国人才市场反复出现的“用工荒”现象,与近来舆论热传的“宁当快递员不进工厂”的现象,与上述鄙视职业工作的观念不无关联。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