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1月28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东方网评:为“离婚冷静期”排除家暴点赞
http://www.CRNTT.com   2020-05-17 00:07:26


  中评社北京5月17日电/东方网评:为“离婚冷静期”排除家暴点赞

  来源:东方网 作者:刘天放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明确了离婚冷静期的规定,但有观点认为,应当对离婚冷静期设立甄别机制,在家庭暴力等案件中不应设置冷静期。5月1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回应称,离婚冷静期制度仅适用于协议离婚的情况,对于因家暴而要求离婚的,一般通过起诉解决。

  根据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离婚冷静期为一个月,在此期间,任何一方都可以向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申请。事实上,近年来全国各地有不少法院都采纳了这一做法。而且,每当某地法院采用了“离婚冷静期”后,都会得到赞誉声,舆论甚至出现了“一边倒”之势。

  的确,不少离婚案件,是由于当事人一时冲动而引起。经过一段时间的“冷处理”后,原来还表示坚决离婚的当事人,有可能因考虑不周,回心转意后放弃离婚,而法院给出的“离婚冷静期”,恰好起到了缓冲作用。正所谓“恋爱可以短暂绚烂如烟花绽放,婚姻却需要二人细水长流地在柴米油盐间共同经营”。

  然而,“离婚冷静期”也在司法实践中遭遇了尴尬。“离婚冷静期”绝非“万能药”,如果操作不当,不仅耽误了当事人提出的本该正常离婚的诉求,还有可能涉嫌侵犯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而家暴采用“离婚冷静期”的做法显然不妥。如遇到家暴、遗弃、重婚等“渣男”或“渣女”,采用“离婚冷静期”显然不妥,因为婚姻基础已经失去,这样的婚姻不值得维系。

  而本次全国人大法工委做出回应,确立了对“离婚冷静期”的甄别制度,将家暴排除适用之外,无疑确保了弱势一方深陷泥潭而又无法离婚的尴尬,在“离婚冷静期”上不再搞“一刀切”,既保障了公民离婚自由的权利,也会避免一时冲动造成的家庭破裂悲剧。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