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来,中科院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追求学术卓越,勇攀科学高峰。
上世纪50年代,吴文俊在拓扑学研究中引入“吴示性类”,并提出了“吴示嵌类”等拓扑不变量,极大地推动了拓扑学的发展。
1965年9月17日,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化学系联合,首次人工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蛋白质的国家。
1973年,陈景润在王元和潘承洞工作的基础上,完整证明了“1+2”,至今仍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中保持世界领先水平。
2008年,薛其坤率领团队首次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成为世界物理学界近年来最重要的实验进展之一。
2012年,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王贻芳团队参与的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发现中微子振荡新模式,被誉为“开启了未来中微子物理发展的大门”。
2017年,潘建伟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十光子纠缠操纵的基础上,自主研制世界首台单光子量子计算机。
……
中科院在基础数学、应用数学、数学与系统科学交叉前沿、理论物理、基础力学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原创成果,开辟了若干新的研究方向,显着提升了我国基础研究的国际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