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与国际新挑战叠加下的中国经济展望”论坛暨《中国2049:走向世界经济强国》新书发布会(中评社图片) |
中评社北京8月15日电(实习记者 齐媛)2020年,中国要在第一个“一百年”目标基本完成的基础上,开始向第二个“一百年”目标迈进。值此“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中美两大著名智库——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与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组建联合课题组,对未来三十年的中国经济展开了前瞻性研究,研究成果中文版《中国2049:走向世界经济强国》近日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8月13日,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与北京大学出版社特邀课题组专家联合举办“疫情与国际新挑战叠加下的中国经济展望”论坛暨《中国2049:走向世界经济强国》新书发布会在线上举行。论坛邀请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姚洋,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金光讲席教授、副院长,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以及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教授查道炯分别进行主题演讲,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数字金融中心研究员王勋主持论坛。查道炯在演讲中指出,美中在经贸政策上始终存在距离,但并不存在认知层面的差距。关于如何应对更广泛的潜在脱钩、如何经营中国发展的国际环境,查道炯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建议。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教授查道炯以“从中美关系看国际发展环境的变局与挑战”为主题,对中国目前所面临的国际发展环境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对于当前中国的国际发展环境,查道炯指出,首先,疫情导致世界经济萎缩, 而疫情结束后,贸易和投资限制解除将受到哪些“非市场因素”的影响值得关注,这是双边互动的结果,但多边协调的力量已经式微。其次,从“地缘经济”的视角来看,主要经济体在疫情前的“底子”即生产能力、产品链布局等并没有发生变化,疫情只是暂时将生产节奏放慢了;而债务、贸易结算货币、贸易许可、技术标准、海关规则等“软件”亦没有变化,但疫情却放大了一个国家的产品链、产业链的“安全、可控”追求的紧迫性。最后,关于国际普遍存在的“依存度”(贸易总量或单款产品)忧虑,查道炯提出,一看依存的性质;二看供应方是否蓄意改变;三看能否找到替代;四看可否牵制对方;五则要聚焦国内政策,关注自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