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2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中国之治”的制度“密码”
http://www.CRNTT.com   2019-12-03 08:44:23


  中评社北京12月3日电/最近,一份“70年来有影响力的100件重要政协提案”名单出炉,引发关注。人们发现,诸如实施每周五天工作制、设立国家公祭日等不少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决策和规划,都源自相关政协提案的智慧。这从一个侧面彰显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人民民主,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的显着优势。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凝练概括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个方面的显着优势,涵盖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领域,第一次全面系统向世人展示了“中国之治”的制度“密码”。

  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这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两大奇迹。放眼古今中外,像中国这样具有超长时间历史纵深、超大幅员国土面积、超大数量人口规模的国家,从一穷二白、积贫积弱的基础起步,在70年时间里取得如此巨大的发展成就,可谓世所罕见。特别是在国内国际各种复杂问题日益凸显、相互交织的当下,我国依然呈现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社会安宁的景象,与世界上一些国家社会撕裂不断加剧甚至出现严重社会动荡形成了鲜明对比。那么,是什么成就了“中国之治”?

  观察“中国之治”,不可不察其制度。只有深入到制度层面,才能更好把握“中国之治”的奥秘。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正是在这样的伟大制度创造中书写的。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着优势,是我们能够应变局、平风波、战洪水、防非典、抗地震、化危机,保持国家政治和社会大局持续稳定的坚强保障。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器”,为社会大局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提供有力保证;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器”,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各种生产要素活力竞相迸发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13个方面的显着优势之所以是制度“密码”所在,不仅因为它们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有效管用的关键因素,还因为它们都是扎根中国社会土壤的伟大制度创造。我们党带领人民不断探索实践、不断改革创新,成功创立、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揭示“中国之治”的制度“密码”,不仅有利于坚定“四个自信”,也有利于增进各国人民对中国制度的认识和认同。

  知优势方能扬优势,扬优势才能固根基。从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到深刻认识制度问题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从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重大命题到用一次中央全会专题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我们不仅在实践中走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功之路,而且在理论上形成了对制度建设规律的系统认识。只要我们坚持和巩固、完善和发展、遵守和执行这一制度,不断增强制度优势,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一定能够实现。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曹平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