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充分发挥大陆对台巨大优势,全面塑造不可阻挡的统一大势
统一大势特指,在实现中国统一的进程中,由两岸各自内部、两岸关系,以及相关国际环境发展变化决定的,人们普遍认知的统一前景及其强烈程度。现在,可以认为中国的统一大势已基本形成,但还不明显、不够强大,即还没有出现中国统一的不可阻挡之势,而处于十分复杂的局面。一方面,经过1949年以来七十年,特别是1979年以来四十年的迅猛发展,大陆的综合实力已具有了对台湾不可逆转的压倒性全面优势;另一方面,在公然“台独”企图破灭之后,台湾岛内不仅“台独”势力仍然蠢蠢欲动,而且“中华民国是独立的主权国家”、反对一国两制等拒统言行一直存在,甚至影响还有扩大之势。总之,统“独”对抗继续激烈存在,统一大势尚未达到不可阻挡程度,全面塑造统一大势,仍然是严峻挑战。
为什么大陆综合实力已具有对台湾不可逆转的压倒性全面优势,而中国的统一大势却继续不明显、不强大?有多方面、多层次的复杂原因。但必须认识到,大陆对台湾的巨大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其影响,主要是没有能全面转化为促统的直接动力,这是最主要的原因。大陆对台湾的巨大优势,对于遏制李登辉、陈水扁的“急独”、“法理台独”发挥了关键的作用,但对于促使台湾同胞认同、接受统一却效果不彰。这表明,实际上大陆的巨大优势被挡在了台湾社会之外,而没有能够进入,更没有深入台湾同胞的内心。因而统一的前景未能强烈震撼和吸引多数台湾同胞,未能对他们产生强大的震撼力、吸引力,从而促成多数台湾同胞认同、接受、向往、追求统一,最终形成不可阻挡的中国统一大势。
显然,争取大多数台湾同胞认同、接受、向往、追求祖国统一的前景,成为全面塑造不可阻挡的祖国统一大势的关键,是新时期中面临的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性挑战。习近平总书记“1.2重要讲话”提出的五点要求,涵盖了两岸关系、大陆对台工作的各个重要领域。但对五点要求做深入分析,可以清晰看到,在各个层次、多个领域,以及多个角度,积极强化台湾民众对于祖国统一的认知、接受、认同,以及向往、追求,是五点要求共同的核心内涵,以及贯彻、落实五点要求的指导原则。可以预料,坚决贯彻、落实五点要求,不仅必然在两岸关系及大陆对台工作的相关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而且必然可以对于增强大多数台湾同胞认同、接受,以及向往和追求祖国统一,产生重大的突破性积极影响,从而在新时期中全面塑造祖国统一大势,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2.积极认真探讨、着手制定一国两制的台湾方案
在“1.2重要讲话”的五点要求中,构建一国两制的台湾方案问题,是论述的重点之一。这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尤其台湾岛内对此反应强烈。人们普遍认为,习总书记对于一国两制台湾方案问题的重视,清楚表明了大陆将认真、实际地加速推进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进程。
1979年1月1日的《告台湾同胞书》中,第一次提出“和平统一”的方针。此后,邓小平等领导人多次提出“一国两制”设想,最终形成“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工作、实现祖国统一的大政方针。“一国两制”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却因缘际会,首先在香港、澳门回归祖国问题中得到实践,取得了成就和经验。但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性质完全不同。前者是恢复中国对于港、澳主权的问题;后者则是“两岸复归统一,是结束政治对立,不是领土和主权再造”(习近平2014年9月26日会见台湾统派团体的讲话)。显然,二者的一国两制方案必然很不相同。制定并执行一国两制的台湾方案是两岸同胞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将直接决定“和平统一”战略方针能否成功落实,从而直接决定祖国完全统一战略目标能否顺利实现。显然,制定并实施一国两制的台湾方案,是两岸同胞在新时期实现祖国完全统一面临的重大战略性挑战。
构建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基本任务是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基础上,通过两岸平等协商、民主协商,化解两岸长期存在的政治对立,实现台海持久和平,达成祖国统一愿景。实际上,构建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过程,就是消除两岸政治对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最终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进行制度性安排的过程。构建一国两制台湾方案,对于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以及统一后台湾的长治久安、两岸共同繁荣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但能否成功构建这一方案,并顺利实施,必须两岸同胞共同努力,充分发挥中华民族的智慧;必须开展对话沟通,广泛交换意见,寻求共识。
3.深化反“台独”斗争,有效规避、管控无限期拖延祖国统一的风险
1988年至2008年的二十年间,两岸经历了激烈的统“独”较量。李登辉、陈水扁的“急独”图谋遭到大陆沉重打击,“法理台独”的严重威胁,基本得到有效管控。但两岸的统“独”对抗没有终结,而是进入了一个更为复杂的新阶段。2016年民进党再度执政后,蔡英文在坚持“台独”立场的同时,对推进“台独”的策略有所调整。她拒不承认九二共识,拒不接受一中原则,在台湾岛内大搞全面“去中国化”,但又大肆宣扬“维持两岸现状”、“保持台海和平稳定”。蔡的言行,被人们恰当地称为“缓独”、“柔性台独”。这正是两岸统“独”对抗新阶段的基本特点,即“台独”势力为减少大陆直接打击的力度,而避免与大陆的公然对抗,为在台湾岛内的“去中国化”、“台独化”赢得必需的时间和空间。可以预料,这一状况将继续存在并不断有所发展,很可能在台湾政局的不断变化中得到进一步强化,从而形成新的“台独”模式,诸如柯文哲式的“隐独”,即在表示认同“两岸一家亲”的同时,坚持拒不接受九二共识,实际上无限期拖延祖国统一,从而实现事实上的“台独”。
可以预料,未来时期中,在大陆对台湾综合实力巨大优势进一步强化、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决心和能力更加增强的背景下,两岸统“独”对抗以公然的激烈冲突表现出来,应不是大概率事件。因为台湾岛内“台独”势力其实缺乏铤而走险的能力和意愿;两岸统“独”对抗以台湾方面无限期拖延统一的方式表现,则可能是大概率事件,因为这可能是台湾岛内“台独”势力最有利的选择。由此,无限期拖延统一,将可能成为新时期中,大陆促进实现祖国完全统一面临的最主要风险。由于大陆缺乏规避、管控这一风险的认识和经验,这也将是大陆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但“台独”势力以无限期拖延方式抗拒统一的图谋,不会也不可能得逞。大陆在新时期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决心和能力,才是真正的决定性因素。
4.推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夯实祖国完全统一的经济社会基础
1988年以后,两岸交流合作迅速发展,尤其是两岸经济交流合作,更是迅速达到庞大规模,已成为对两岸,首先是对台湾经济社会及其发展,具有重大积极影响的因素。通常,人们把两岸经济交流合作,视为实现祖国统一、稳定两岸关系的基础。但正是以这一点为标准,衡量两岸经济交流的成效和影响,应深刻认识到,仍然存在明显差距。主要是,尽管从一开始,大陆就定性两岸经济交流合作,是一个国家内两个地区间的经济交流合作;台湾方面却一直实际将之作为“国际经济交流合作”。受一些复杂因素影响,包括大陆方面缺乏相关经验,导致两岸经济交流合作实际上一直被作为“国际经济关系”认识和处理。由此,导致两岸经济交流合作,实际上一直只是两岸之间“单纯的”经济关系,而不是作为实现祖国统一的重要动力而发挥作用。显然,新时期中两岸经济交流合作,真正成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经济基础,将是又一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挑战。
2014年11月初,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福建平潭岛时,提出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概念。以后,他在多个场合、多次提及这一概念。在今年的“1.2重要讲话”中,更是对之做了较为全面的论述。显然,习总书记把推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作为提升两岸经济交流合作、使之成为夯实祖国完全统一经济基础的重大战略举措。遵循习总书记关于推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思想,笔者认为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是一种完全不同于现有的各种区域交流合作模式的全新模式。已经可以确认,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性质、目标、理念、内涵、过程,以及最后的成效,都将是全新的。其中,最具根本意义的是全新的性质与目标。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是一个国家中的两个区域,在最终实现祖国统一过程中的经济交流合作,其目标是为实现国家统一奠定经济社会基础。所以,未来时期推进、深化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必须全面、持续创新的过程,因而是充满挑战的过程。
5.进一步提升两岸文化交流,促进形成两岸共同的祖国认同
1988年以后,特别在2008年到2015年期间,两岸文化交流迅速发展。虽然文化交流没有两岸经济交流那样声势浩大,但却是两岸交流中最活跃、最具广泛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以其特有的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于化解两岸同胞几十年隔绝形成的相互隔阂、畏惧、仇恨,增进两岸同胞的亲情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进入新时期,在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进程中,两岸文化交流,将面临新挑战,继续发挥其独特作用。主要是,在激烈、复杂的反“文化台独”、反“去中国化”斗争中,两岸文化交流是主战场;形成并不断强化两岸同胞共同的祖国认同,将是斗争的核心。为此,两岸文化交流必须从长期以来的以增进两岸同胞亲情为中心,提升为以形成并不断强化两岸同胞的共同祖国认同为中心。这是新时期中,两岸文化交流面临的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挑战,其意义明显大为超过了此前三十年的两岸文化交流。
6.美台关系正在发生中美建交以来最重大变化,未来时期中国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进程将可能受到更多外部干扰
1949年以来,美国一直是干扰中国解决台湾问题、阻挠中国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主要外部因素。美国的干扰、阻挠作用集中表现于美台关系及其变化之中。事实一再显示,美台关系及其变化主要取决于中美关系及其变化,两岸关系也有一定影响。1949年至1978年间,中美严重军事对抗,美台关系的主题是美国支持并直接军事保护台湾;1979年中美建交后,中美保持相对稳定的竞争-合作关系,美台关系的主题一直是美国支持,但不直接军事保护台湾。2013年以后,“中国威胁论”伴随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不同于以往的内涵,在美国再度泛起。2017年1月特朗普在美国执政,2018年11月以后连续发表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等多份美国安全战略文件中,明确定义中国是美国最主要的国家安全威胁之一。由此,美台关系开始发生中美建交后最重大的变化。在《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等文件中,明确把台湾和美台关系列为遏制中国的“印太战略”的内容,清楚表明了美国重新重视台湾和美台关系的战略意义,即作为遏制中国的战略筹码的作用。据此,在短时期内即推出一系列明确“支台”、“保台”的法律法案、《与台湾交往法》等等;明显提升美台政治交往层级;加大对台军售和美台军事安全合作力度;在国际组织及其它国际事务中强化对台湾支持。显然,美台关系发生的是重大的战略性变化,是中美建交以来最重要的变化。大陆将面对与过去四十年很不相同的美台关系,未来时期中国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进程,将可能受到更多的外部干扰,甚至阻挠。但可以预料,美国如同1949年至1978年间那样,直接军事保护台湾,从而再度导致中美在台海的严重军事对抗,将是甚小概率事件。
三、结论
1)中国必须统一,中国必然统一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必然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实现、必然实现,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必须统一、必然统一。这就是中国统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明确的逻辑关系。但在深层次上,伟大复兴与完全统一的关系更为丰富、深厚。伟大复兴是新时代的主旋律,完全统一是主旋律中最重要的华彩乐章之一,既从属于、服务于主旋律,又充实主旋律,使之更加精彩、高亢。二者是一个完整整体,相辅相成、共生同荣,共同展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辉的历程,以及更加璀璨的未来。此外,大陆已具有的对台湾综合实力的不可逆转的压倒性全面优势,是中国必然统一的坚定基础;大陆日益成熟的对台战略、政策和策略是中国必然统一的充分条件。
2)中国实现完全统一的进程,充满挑战和风险,不可能一蹴而就
1949年以来七十年的中国统一进程,充满挑战和风险,充分表现了以解决台湾问题为主体的中国统一进程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七十年中,中国推进统一的进程,就是应对挑战、管控与化解风险的过程。从现在到本世纪中叶的三十多年,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进程,同样充满挑战和风险。其中,一些挑战和风险实际上七十年来一直存在,一些则是新出现的。须重视的是,由于中国进入最终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新时期,即使一直存在的挑战和风险,也往往变得更加紧迫、更严重。应对这些挑战,管控与化解这些风险,将是未来三十多年中“塑造统”的主体内涵。
促成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接受、认同,并进而向往、追求祖国完全统一,是诸多挑战中最具全局意义的战略性挑战,其它很多挑战实际上都与此相关。受此影响,两岸统“独”对抗,仍然是未来三十多年将面临的最主要、最重要的风险。这一对抗的加剧,以及中美关系、美台关系的重要变化,都将明显增加风险的严重程度,特别是管控、化解风险的困难程度。应对未来三十多年的诸多挑战,以及管控、化解风险,不仅需要战略定力、战略信心,更需要不断增强战略创新、政策创新、策略创新。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19年8月号,总第26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