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3月29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企业应用好减税降费红利
http://www.CRNTT.com   2019-05-02 08:20:55


  中评社北京5月2日电/今年一季度,全国累计新增减税3411亿元。大规模、普惠性减税让企业更有获得感。笔者近期在多地调查发现,很多企业在减税政策出台后立即测算方方面面的效应,继而精准生成有利于提升竞争力的决策。比如,福建一家大型连锁超市,在4月1日增值税税率下降后,很快就将全部门店的相关商品降价,以吸引客户,增加销量,扩大品牌影响。还有的企业将精确测算后的红利投入到研发或者扩大再生产等方面。

  不过,笔者也发现,有些企业对减税降费尚停留在笼统的“感觉”层面,缺乏精确详细的量化评估,还未能将减税红利从财税管理层面充分传导到企业经营决策中。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企业负责人不熟悉财税业务,虽然对自家的减税数据还算清楚,但这些数据只是以静态形式藏在各种报表中,尚未真正在经营实务中“动”起来。

  也就是说,只有企业精准评估、及时充分利用好减税红利,才能在经营和竞争中获得更多主动权。这就要求企业对减税降费做到有“数”,具体包括“眼中有数”和“心中有数”两个层面。

  所谓“眼中有数”,就是企业对涉及自身的减税政策以及具体红利要有精确细致的测算,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借助专业的第三方服务。一些财税服务机构负责人表示,以前与他们打交道的多是企业财务方面的负责人,随着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现在80%以上都是企业负责人直接与他们交流,而且咨询阶段从企业与其客户签订合同后逐渐向签订前转移,足见企业对这方面的重视程度。

  所谓“心中有数”,就是要将政策红利置于企业整体决策中,注重评估减税降费对各环节的影响,将红利真正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动能。从内部来看,减税降费为企业增加了现金流,拓展了企业经营决策的空间;从外部看,减税降费带来了市场主体预期、竞争博弈等多方面综合影响,因此一定要注意把握、主动而为。减税降费红利该用在哪儿、具体怎样使用,是企业当下应该着力思考的问题。

  税收监测数据显示,全国重点税源企业信心指数止落回升,从2018年四季度的121.16上扬至2019年一季度的125.23。减税降费为企业注入了信心和活力,企业更应用心和努力地用好红利,实现更快更好发展。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董碧娟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