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3月29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网评:中国防疫丰富发展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http://www.CRNTT.com   2020-04-30 00:04:47


  中评社北京4月30日电/网评:中国防疫丰富发展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来源:中国网 作者:王虎峰(中国人民大学医改研究中心主任、国发院研究员)

  中国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遵循烈性传染病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创新性运用了防控措施,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其中,流行病学调查手段的应用与发展对疫情的防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在疫情不同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传染病防控和流调策略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武汉封城为标志的大规模人员流动应对期。时值春节期间,据不完全统计,封城前约500多万人口流出武汉。这种情况下,疫情处于潜在传染源大规模快速传播阶段。在这个阶段,疫情应对最好的办法就是系统干预,群体阻断,针对个体的流行病学调查是来不及的。我国31个省(区、市)短期内全部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应急响应,在春节期间以及节后这段时间,通过交通管制、取消聚集活动、延长假期、延迟复工等措施来控制疫情发展,爆发态势很快得到遏制,群体阻断效果明显。

  第二阶段,主要是针对境内第二代病例和境外外输入性病例以及本地关联病例,进行深入细致的流行病学调查。国内有很多典型案例通过细致的流调全面控制住了疫情传播,如天津宝坻百货大楼疫情聚集,导致32例确诊的案例,经过细致完整的流行病学调查,最终把传播链条完整清晰地梳理出来,对密集接触人群进行隔离观察,有效切断了疫情蔓延途径。这个阶段的流行病学调查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之后的境外输入以及本地关联病例,也采取了类似办法,很快控制了局面。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