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3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网评:做好应急教育“大文章”
http://www.CRNTT.com   2020-04-23 00:28:59


  中评社北京4月23日电/网评:做好应急教育“大文章”

  来源:新华网 作者:苏辉阳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应急教育这个概念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之一。在危急关头,如发生地震、火灾等灾害,或者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时,人们如何处变不惊、积极应对,无疑是对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及其相关教育的一大考验。

  在这次战“疫”中,中国的应急反应机制经受住了考验,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面对公共卫生安全领域的重大突发事件,普通民众防护意识淡薄,折射出民众在应急事件处置方面缺乏系统、科学的应对。可见,加强和完善应急教育,切实提高公众应急能力,刻不容缓。

  应急教育应以提升公众应急素质为着眼点,抓早抓小。要把中小学校作为推广和普及应急教育的首要阵地,将应急教育课程纳入学校课程体系。一方面,要制定应急教育教材,建立完善的宣传、培训、教学、考核制度,推进中小学生应急教育系统化、普及化;另一方面,通过系统教育树立学生的安全意识、风险意识、防护意识,培养他们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和自救互救的技能。从中小学阶段做起,完善应急教育体系,在全社会筑起应急事件处置的“防护墙”。

  应急教育应区分主体,因材施教。中小学生的应急教育是应急教育课程的开局和起步。应打牢基础,强化意识,将系统学习、日常练习、定期演练有机结合;高校的应急教育是应急教育的实践与升华,应树高标准,提高要求,以实践为导向,发挥科研主阵地的优势,将产学研相结合,促进相关成果切实落地;等等。

  应急教育要杜绝形式主义,避免纸上谈兵。实战演练是检验应急教育效果的重要指标。各级政府应督促学校认真贯彻落实自救、互救与公共救护等定期实战演练工作,并不断拓展到社会领域,由学校“试点”到社区“推广”,在全社会形成学习应急知识、定期实战演练的风尚,从而全方位检测公众对于应急知识、应急技能的掌握情况,把公民对应急知识的了解从知道的层面转换到切实领会并能实时运用的阶段。

  “明者防患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应急处置能力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急教育是生命教育,是每一个公民应该掌握、需要终身学习的“必修课”,也是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利器。要通过各教育阶段“小任务”的推动,通过每一次教学与演练“小行动”的落实,扎扎实实做好应急教育这篇“大文章”。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