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5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协同效应应最大化
http://www.CRNTT.com   2020-03-26 08:28:42


  中评社北京3月26日电/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扩散,不仅对全球交通、旅游、餐饮、娱乐、零售等行业造成较大影响,还从生产、销售等层面对全球产业链造成严重冲击。全球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避险情绪上升,造成股票、原油等风险资产价格暴跌,发达国家国债、黄金等避险资产价格在波动中上升。例如,截至3月22日,美国股市今年已发生四次熔断,三大股指距年内最高点下跌幅度均超过30%。

  很多国家已开始实施新一轮逆周期宏观经济政策,来平稳金融市场波动、防范经济增速下滑。财政政策方面,不少国家开始实施减税、转移支付、工资补贴等扩张性政策。货币政策方面,包括美联储在内的多国央行都进行了一次或数次降息,部分国家还重启量化宽松政策或扩大量宽规模。这些政策预计能在一定程度上稳定金融市场、提振实体经济,但还未扭转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的下行趋势。

  从本次金融动荡的源头美国来看,其动荡原因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相比有很大不同。2008年,以投资银行为代表的卖方机构大量加杠杆投资有毒资产,最终,资产价格下跌引爆流动性短缺与信贷坍塌,进而造成危机大面积蔓延。当前,金融动荡的特点是以养老基金、保险公司为代表的买方机构,以自有资金大量投资股市上的蓝筹股与ETF,最终股票价格下跌造成机构投资者集体出售以止损。上述差异决定了本次美国股市动荡向其他金融部门扩展的概率与强度要低于2008年。

  实际上,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快速下行与持续低迷。2019年第四季度,全球十大经济体中有7个均处于国内生产总值负增长的边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全球经济增速已由2018年的3.6%下降至2019年的2.9%。考虑到疫情的影响,2020年全球经济增速很可能跌破2.5%这一衰退阈值。

  在疫情扩散、金融动荡与增速下降的背景下,单靠各个国家各自为战,恐怕不能很好地实现遏制疫情、平息动荡与稳定增速的三重目的。主要国家应通过二十国集团平台开展合作,并在如下问题上达成一致:第一,各国承诺与世界卫生组织一起,携手抗击疫情;第二,各国应在实施新一轮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方面进行协调,使政策的协同效应最大化,同时降低政策的负面溢出效应;第三,各国应加强经贸合作,以提振自身及全球经济增长前景。只有通过新一轮贸易金融全球化,才能化解疫情对全球经济增长可能产生的长期负面影响。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张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室主任)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