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15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新加坡华人会馆亲子档几代人接力传承文化
http://www.CRNTT.com   2020-07-21 14:07:22


 

  记者问李彩曾满意儿子在会馆的表现吗?对他有什么期许?李彩曾笑说:“到目前为止还好。可以的话,希望他以后能承担领导职位,但也要看他个人。”

  会馆中青年会员少,女会员更少。

  曾惠卿(45岁)2017年加入潮州总会时是第一名增聘女理事,今年初成为潮州曾氏公会的英文书,也是该公会理事会中唯一的女性。

  她说:“小时候,我只知道会馆有不少活动和宴会。对一个小朋友来说,有得吃又有汽水喝就很满足了,不会懂得去了解活动背后的目的,包括为何要设立会馆。这几年,父亲年纪大了,希望年轻一辈能进入社团。我不想他失望,所以更多地参与社团的活动,有时也带孩子参加,看有什么地方能帮上忙。”

  曾惠卿的父亲曾俊祥(73岁)1971年跟随父亲加入潮阳会馆并于隔年在会馆内摆结婚喜酒。这三四十年来,他陆续加入潮州八邑会馆、曾邱公会和潮州曾氏公会,并在各会馆内担任多个不同的执委职位,包括总务、副会长、财政等。

  每逢会馆会庆,曾俊祥都会买下两桌酒席,带家人赴宴。会馆举办寻根团时,他也带孩子和孙子参加,为的就是“让他们了解祠堂是什么,神庙拜什么,每个籍贯的人拜的神不同,这些是祖先留下来的,我们也要留一点东西给儿孙”。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