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中国专题 ->> 社会大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国规范现金收付应对“数字鸿沟”
http://www.CRNTT.com   2020-12-20 12:54:49


资料图:在北京地铁10号线公主坟站,一名顾客在使用手机微信支付购买商品。新华社
  中评社香港12月20日电/近年来中国移动支付快速发展,电子支付使用范围越来越广。特别是今年以来,新冠疫情对现金收付环境产生了新的影响,部分经营主体拒收人民币现金的现象时有发生。

  英国路透社12月16日刊发一篇观察报道称,中国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周二在媒体吹风会上表示,当前拒收人民币现金现象有三方面的新特征:一是部分医疗、出行、水电煤气等基本公共服务,以及普通生活消费等领域由原本的“面对面”线下场景逐步变为线上办理,有的甚至取消了现场服务;二是“非接触式”等新消费模式很多没有考虑现金收付需求,造成部分群体特别是老年人消费及支付障碍;三是一些商户服务人员热衷于引导顾客安装APP、关注小程序,容易产生歧视、排斥现金情况。

  这位负责人指出,中国大国经济的特点非常明显,综合考虑城乡差异、区域差异、人口结构等因素,现金将长期存在。同时,中国已经慢慢进入老龄化社会,从年龄结构、生理状况、习惯偏好等方面看,一部分老年人还是难以较快适应电子支付。该行的抽样调查显示,中国约有13%的居民主要是通过现金进行支付。

  现金支付的刚性需求与拒收人民币现金是中国社会存在的“数字鸿沟”现象的表现形式之一,即一部分群体处于数字化服务的“雷达”范围之外。这引发中国监管层的重视。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