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5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国贸易对象中,美国位置已被取代
http://www.CRNTT.com   2019-07-16 11:15:52


图为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自动化码头。(新华社)
  中评社香港7月16日电/由于贸易战的长期化,中国的贸易结构开始发生变化。报道关注了中国海关总署7月12日发布的数据,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1~6月)中国对美国进出口总值为1.75万亿元(人民币,下同),下降9%。美国被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超过,按国家和地区来看降至中国贸易对象的第3位,与排在首位的欧盟的差距拉大。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7月15日报道,额外关税导致中国对美国进口锐减,一方面,中国积极开拓东南亚和欧洲市场。中国对欧盟进出口总值为2.3万亿元,增长11.2%;对东盟进出口总值为1.98万亿元,增长10.5%。在中国的贸易对象中,欧盟2004年超过日本和美国,跃居首位,美国长期处在第2位。

中国对欧盟出口坚挺

  东盟和美国的差距在半年里超过2300亿元,如果中美贸易摩擦无法在短期间内解决,美国全年或将排在第3位。如果美国的对华贸易额全年被东盟超过,将是有可比统计的1997年以来的首次。

  从上半年中国对美贸易来看,自美进口3993.8亿元,同比下降25.7%;对美出口1.35万亿元,同比下降2.6%。中美自2018年7月起相互征收额外关税,但从中国的角度来看,进口的降幅大于出口。

  对中国来说,来自美国的进口产品主要是容易找到替代供应商的农产品和能源。另一方面,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产品主要是个人电脑和手机等工业产品,调整供应链需要较长时间。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