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18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中国专题 ->> 观察空间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基辛格外交智慧有助中美“踩刹车”
http://www.CRNTT.com   2020-06-08 09:50:39


 
绝非任何时候都稳操胜券

  乒乓外交以及美国与俄罗斯缓和关系的前景实际上招致了对基辛格的批评。1974年,尼克松辞职,到1976年新罕布什尔州举行初选时,基辛格已经成为罗纳德•里根和共和党右翼的攻击对象。新罕布什尔州知名日报《曼彻斯特联合导报》把时任总统杰拉尔德•福特称为“蠢蛋”,而把他的国务卿基辛格称为“犹太佬”。

  《沙发上的基辛格》则认为基辛格不理解“典型的美国价值观”,幷声称他效忠的是一种“超国家”秩序,而不是美国政府。

  基辛格将苏联的解体归为里根的功劳,认为他比他的顾问们对冷战有更深的领悟。格温还明确表示,里根的副总统老布什和基辛格的关系幷不亲密。

  在1980年的共和党代表大会上,基辛格参与了旨在让福特、而不是老布什加入里根团队的努力,这场努力以失败告终。

  换句话说,基辛格绝非任何时候都稳操胜券。他支持伊拉克战争,尽管幷非出于给海湾国家带来民主的愿望。相比之下,基辛格在国家安全委员会的继任者、后来的商业伙伴布伦特•斯考克罗夫特预言美国入侵伊拉克是个陷阱。斯考克罗夫特在《华尔街日报》上撰写了题为“不要攻击萨达姆”的评论文章,此文被认为是老布什向他的儿子——时任总统——表达他对这场战争的反对意见的工具。事实是否果真如此就是另一码事了。

  随着美国和中国走向另一场“冷战”,可能需要借基辛格的“现实主义烙印”来踩刹车。魏玛共和国的前车之鉴幷不久远。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