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25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军情网 ->> 军事热图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俄测试新型核潜艇 专家:打造非对称作战方式
http://www.CRNTT.com   2020-08-10 16:05:56


 
  无人潜航器仍存局限性

  外媒报道称,“波塞冬”无人潜艇有着普通潜艇难以企及的航速和下潜深度,它可独自沿着最佳航线到达目标点,而且航程不限。对北约潜艇拦截系统来说,“波塞冬”是极为复杂的目标。这是否意味着它将没有对手?换言之,无人潜航器是否存在局限呢?

  尹卓认为,这种武器有局限性。首先,无人潜航器由核潜艇携带,而核潜艇是可以被跟踪的。此外,信号的接收也是一个问题。无人潜航器可用事先输入的程序进行控制,也可以接收卫星信号,临时改变目标。然而要接收信号,它必须上浮,因此容易暴露目标。

  战争规则的加强者,而非颠覆者

  2020年7月初,美国总统军控特使马歇尔·比林斯利称,“波塞冬”和“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是“可怕的武器”。鉴于这款核潜艇强大的作战能力,网上有评论认为,航母时代已经过去,这款核潜艇将会成为新一代海军利器,或能取代航空母舰。

  尹卓认为,核动力无人潜航器并没有颠覆真正的战争规则,它只是加强了一方的能力,对冲、消解了另一方的优势而已。此外,该核潜艇也无法替代航母编队的一些功能。譬如掩护大规模的两栖登陆作战、对陆上纵深目标进行战术打击等,因此,这种核潜艇并不具备一个航母编队所具有的综合的控制能力和作战能力。

  “航母和核潜艇并不是一个取代的关系,而是一个加强的关系。”尹卓表示,在布防严密的水域,航母编队能够为携带无人潜航器的核动力潜艇提供掩护,双方是协同作战,而不是互相取代。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