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17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中国专题 ->> 神州瞭望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在数字经济领域,中国老人有巨大市场潜力
http://www.CRNTT.com   2019-03-14 10:25:00


 
  这一变化是在中国老年人数量不断增加之际出现的。到2030年,中国四分之一的人口将超过60岁。

  82岁的方慧生(音)说:“唯一能让我们用现金支付水电费的地方就是邮局。”她指的是政府将公共服务搬上网的尝试。

  陆杰华说,虽然政府试图通过新技术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但对一些老年人来说,这可能变得更加困难。

  他说:“去医院看病的老年人比年轻人多。”他指出,在医院看病使用移动支付软件对老年人而言毫无帮助。

  专家表示,如果能帮助更多老年人加入数字社区,中国经济可能会得到更多实实在在的好处,还有社会收益。老年人巨大的市场潜力被中国国家媒体称为“银发经济”。

  西交利物浦大学副教授梁海宁说:“老年人将是未来科技用户的重要群体。”

  据梁海宁估计,到2030年,60岁以上的网民数量可能增加两倍,达到2.45亿。到2050年,这一数字可能达到3.5亿。

  他说,如果他们能熟悉技术,包括无现金支付和在网上发送信息,将有助于在未来几年推动中国的数字经济。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