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23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世界 ->> 社论要览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联合早报:多元化社会的协商政治
http://www.CRNTT.com   2019-06-19 10:09:23


 
  其次,民主政治的成败,取决于政治领导层的素质以及民众的政治成熟度。新加坡是个多元化以及异质性的社会,传统的潜在社会断层线如种族与宗教以及新冒起的争议性课题如同性恋合法化,都可能撕裂我们的社会。因此,协商政治有必要确保公共空间不会遭挤压,以及中间温和力量不会被边缘化。在假新闻泛滥的网络时代,协商政治有必要确保多元化不会导致社会的分化。
 
  第三,协商政治除了顺应民众的参与需求,也有利于第四代领导班子与民众建立更深的互信关系。政府多方听取民意后,最终还是必须作出有利于大多数人的政策。政治领导层的威信,有赖于政策的推行是否符合国家的长期利益,以及最终是否实质改善了大多数人的生活。而民众也应对民选的政府的决定,给予一定的尊重与支持。政治庸俗化与民粹主义是共生关系,也是最坏的组合。民众必须知道,一味的利己主义,或者对偏执和狭隘的诉求过度的坚持,不但协商政治的优点无法凸显,反而导致政治瘫痪以及政令不通。

  政治议程以及陈述方式,左右协商的内容以及讨论。我国领导层继承上一代忧患意识的优良传统,总能放眼长期,高瞻远瞩。即将展开的全国对话,讨论重点也将聚焦在新加坡面对的更长远问题。然而,美中贸易战增加了经济的不确定性,国人普遍关注眼前的民生课题,包括生活费高涨以及就业问题。抓紧民生课题,与国人共同讨论解决之道,并引领新加坡渡过艰难的时刻,将有助于加强第四代领导层的政治威信。

  政治学者指出,政治是决定谁得到什么、何时得到以及如何得到。这个过程经常涉及艰难的取舍,尤其是在多元化的社会,不同利益群体有各自的诉求。协商政治不仅让国人有机会满足政治参与的需求,而且也让他们对政治领袖的理念与抉择有更好的了解。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我们希望协商政治能真正达到“群策群力,共创未来”的理想。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