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12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研究:香港物流业发展亟待支援
http://www.CRNTT.com   2020-07-28 17:48:12


  中评社香港7月28日电/团结香港基金28日发表的一份土地房屋政策研究报告指出,香港物流业发展缺乏长远规划,基建投资落后,令香港物流业优势渐失。建议特区政府从软硬件两方面着手,提供全面基建和政策支持,在四个策略性位置建设物流枢纽,推动香港物流业持续发展。

  新华社报道,团结香港基金28日举行网上记者会,团结香港基金副总干事兼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黄元山介绍了这份题为《“棕”合持续发展 “地”利现代物流》的报告。他表示,由于支援物流业的用地长期供不应求,迫使营运商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租用新界空置农地进行物流作业,导致“棕地”(类似内地的工业用地)问题出现。他认为,特区政府要做好规划,大面积增加土地供应,并提供足够交通基建配套,在满足居住需求之余,也确保有足够土地配合香港物流业发展。

  团结香港基金土地及房屋研究主管叶文祺表示,报告预计,香港到2030年将有390公顷“棕地”被收回用作住宅等用途,可供物流业使用的土地将会出现负增长。他建议,应在香港发展四个物流枢纽,包括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人工岛、龙鼓滩和屯门西地区、新界西北地区及新界北地区,共提供740至930公顷土地用作物流业。

  贸易及物流业是香港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占本地生产总值的21.2%,并贡献了18.6%的就业职位。报告指出,尽管香港作为传统物流枢纽有多项优势,但由于欠缺长远规划,政策配套支援不足,再加上土地供应持续短缺,种种限制令香港物流业优势渐失。

  为使香港物流业持续发展,报告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提出五大建议。在硬件方面,建议特区政府在新界四个策略位置建立物流枢纽;改革产业用地分配机制,改变价高者得的一贯竞投做法;迁置葵青货柜码头,对港口基建进行现代化升级。在软件方面,建议进行经济策略检讨及制定产业政策,为土地用途规划提供更清晰指引;成立专注策略性产业发展的法定机构,专责推动物流业等策略性产业发展。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