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21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世界 ->> 深度分析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大华网路报:“一念之间”与“好好对话”
http://www.CRNTT.com   2019-09-05 09:10:55


 
  再看看新课纲修订,蔡政府和人民有“好好对话”吗?“去中国化”倾独路线定了调,审议委员“先射箭再画靶”,于是,2019年新课纲一上路即引爆极大争议,特别是高一历史课本,学界痛批内容充满“台湾地位未定论”,以海洋文化之名矮化中华文化主体性,由学者专家发起的“新三自运动”即质疑教科书有多处刻意“去中国化”,完全背离真实的台湾史,“未来10年将影响400万人,根本是“台独建国工程”。更令人疑虑的是,“台独教育”还以公民、地理科为“侧翼”,删去三民主义和儒家伦理,让台湾人没有灵魂。台师大东亚系退休教授潘朝阳忧心,如果2020大选蔡英文胜选继续执政,等同证明“法理“台独”有了社会基础,对“中华民国”的生存发展极为不利。而这些攸关青年思想教育的重大变革,除了通过偏绿课审委员的主观认定,又哪来政府与人民之间的“好好对话”?

  因此,当蔡英文针对香港抗争事件强调系乎“领导人一念之间”,并呼吁“好好对话和平解决”时,我们不禁要问问民进党政府:过去3年多,小英“总统”的“一念之间”究竟符不符合多元包容的精神?而在推动诸多重要政策改革的过程中,是不是也曾经尊重过“好好对话”的民主原则?答案其实是很清楚的。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