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产业链韧性是中国汽车产业信心之源
http://www.CRNTT.com   2020-04-26 08:54:13


  中评社北京4月26日电/新冠肺炎疫情阴霾笼罩下,中国汽车产业展现出来的强劲韧性令世界瞩目。这种韧性不仅仅表现在产业链强大的抗压能力,更表现在其“可延展性”。

  经济参考报发表记者吴蔚述评文章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汽车产业的重压不言而喻,特别是拥有全系列汽车零部件产业链的武汉“封城”,令中国汽车供应链遭受到有史以来最大的挑战。疫情初始阶段,不少整车企业特别是跨国车企开始考虑双供应商模式,汽车产业链外移的言论一度甚嚣尘上。然而多数车企和零部件供应商仍然认为,中国汽车供应链相对稳定,这是由于汽车零部件生产的“近地化”决定,只要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汽车消费市场的地位不变,全球汽车供应链集中于中国的现实就不会改变。

  文章分析,中国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目录中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完整的工业体系,决定了中国汽车产业的抗压能力。2018年的数据即显示,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超过了10万家,实现了1500种部品的覆盖,拥有从上游零部件到中游的一级/二级供应商,以及下游的整车制造厂、出行服务商的全产业链条。而且这样的产业链条并非单一的、线性的,中国六大汽车产业集群业已形成环环相扣又互联互通的拓扑结构。事实证明,如果某些环节缺失,那么制造体系就很难连缀成网,在重压之下就会断链,这也正是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工业体系在此次疫情中暴露出来的短板。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汽车产业链还在不断延伸,而这种“可延展性”是韧性的更重要维度。本周,尽管华为发布汽车智能化产品颇为低调,但这再次表明,华为这家在全世界引起波澜的公司已然成为面向未来汽车的“增量部件供应商”,跻身于汽车产业链的上游。事实上,华为早已与上汽、北汽、奥迪、比亚迪、东风等车企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并已经占据了全球无人驾驶“必要专利”的第一名。正如任正非所言:在无人驾驶、汽车智能化这方面的人工智能,华为目前“是世界上最强的”。如今华为表示要加大投入,覆盖无人驾驶所有底层服务,包括乘用车、商用车、特种作业车等场景,同时还将大举布局充电桩“新基建”。

  毋庸置疑,华为将成为中国汽车产业链向新领域延展的重要节点,同时也再次证明,在当下以及未来给汽车产业赋予灵魂的角色就是5G或扩而大之就是更新的通信代际。可以预见的是,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推动下,全球汽车产业格局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巨变。据业内人士分析,未来电动汽车的价值和价格构成,70%都不在传统的车身、底盘等硬件部分,而将集中在软件领域。这70%的巨额战场,必将改变传统造车时代德系与日系掌控大部分市场利润的格局,未来汽车的上游主导者将极大概率向掌控软件技术的产业集群转移。

  文章称,华为在5G和无人驾驶领域的优势,加上中国业已沉淀的汽车工业资源,已经决定了中国汽车产业的赢面。事实证明,与世界其他地区汽车供应链相比,中国汽车产业最快走出疫情阴霾,实现全面复工复产。中国的制度优势,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正是中国汽车产业链韧性的强有力保障,而这种强劲的产业链韧性是中国汽车产业的信心之源。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