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23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高铁“静音车厢”:精细化考量倒逼公共文明
http://www.CRNTT.com   2020-10-28 15:19:00


 
  与此同时,“静音车厢”的设置,还能减少乘客间因为噪声问题引发的矛盾冲突。未来,随着越来越多乘客买票时能看到“静音车厢”的选项,随着一个又一个“静音车厢”的设置和普及,也能鼓励更多人文明乘车,倒逼整个社会公共文明的提升,也不是没有可能。

  “静音车厢”的设置,既是对乘客正当需求的重视和满足,也是对乘客不文明行径的约束,是非常精细化的现实考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和追求。更值得强调的是,这种精细化考量和服务,不仅能解决很多人的现实痛点,更能倒逼社会公共文明,其深层次的社会价值和意义也随之凸显出来。

  高铁“静音车厢”,现在只是试点,还需要循序渐进,不能搞“一刀切”,要注意将“人性化”的追求贯穿始终。在服务层面,还要更加精细化,考虑更多人的正当需求,即使相关需求是有差异的、个性的、多元的。比如,在恪守公共文明底线的前提下,也可以为带孩子的家庭,提供相应的空间,同样可以自住选择和预约,进而兼顾最广大乘客的正当需求和社会公共文明的基本要求。(来源:钱江晚报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特约评论员:默城)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