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18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新冠病毒让牛津英语词典提前更新了
http://www.CRNTT.com   2020-04-18 14:29:25


 

  编纂者注意到专业医学术语和新缩略词(如WFH和PPE)使用的增加。WFH(居家工作)这一缩略词用法是最早出现在1995年,但帕顿指出,“在这个缩写今年成为我们很多人的生活方式之前,很少有人知道它。”个人防护设备的缩写PPE的出现可以追溯到1977年,但“以前可能仅限于医疗和急救专业人员(使用)”。

  1957年首次使用的“社交距离”这个词最初是指一种态度,指的是一种冷漠或有意与他人在社交上保持距离的行为。但现在,这个词被用于描述“保持身体距离”,“保持我们与他人之间的距离,以避免感染。”巴顿写道。

  以前的流行病也产生了新的词汇。黑死病于1347年至1351年之间在欧洲出现高峰,不久后的1382年,“瘟疫”、“致命流行病”这两个词语首次出现,“自我隔离”这个词则最早出现于1878年,用来形容17世纪埃亚姆村民的行为,他们将自己隔离起来,以防止第二波黑死病蔓延到周围村庄。

  “社会的巨大变革带来了语言的巨大变革,这是词典编纂的一贯主题,而在当前的全球危机中,这一点从未如此真实。” 帕顿表示。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