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18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世界 ->> 深度分析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大华网路报:两岸关系和缓 才能拓展国际空间
http://www.CRNTT.com   2019-05-09 14:54:32


 
  时评续道,“外交部”不可能不知道“我国”际空间的拓展,要视两岸关系和缓的程度而定。在民进党执政后,刻意将原本和缓的两岸关系引向冲突和对立,导致参与国际组织的空间遭到压缩,这原本即是可以预见的情况。换言之,要维持、拓展或紧缩自己的国际空间,端视民进党执政当局的选择,而所谓“中国打压”的原因和结果,其实也早已成为国际间的“共识”和“惯例”。 

  如果陈时中和民进党政府真心认为“台湾很多防疫经验是可以让世界学习”,而且怀抱着“细菌病毒无国界”的济世胸怀,难道未能参加这项国际组织的会议,就无法对国际社会做出贡献吗?再说,马英九执政时代可参加WHA,既对国际社会做出了贡献,也有更多的机会让国际社会认识在台湾的“中华民国”,为什么民进党政府就是做不来呢? 

  在台湾的“中华民国”并非联合国的会员国,而且联合国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一个中国”,这是国际间的现实情形。因此,唯有我们在两岸间认同“大陆”和“台湾”同属“中国”,在这种模糊化的最大公约数下,才得有以“中华台北”名义参与国际组织的机会。 

  然而,现今参与国际组织的空间遭到压缩,根本原因在于民进党走向台湾独立的路线,拒绝认同本质为“两岸一家亲”的“九二共识”。并且,民进党并非不知这样的结果,他们刻意制造两岸对立的目的,是不惜走险棋也要藉以凝聚政权的向心力。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