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一提青年工作,好像就是惟有做内地交流才行,实际上更需要的在是把培育青年民族感情、国家归属感的责任在香港本地担起来。要好好利用本地的教材,培养青年从爱家爱小区,爱香港做起,不能平白把本土的大旗送给人家。
从根本上说,教育青年是整个社会的系统工程。有几点建议:第一,利用香港对于传统文化保存较多的优势,例如办好饶宗颐纪念馆,把传统文化精华表现到极致,并摸索出吸引青年人参与的方法。希望办出一个立足中华传统文化根基,遵循现代文明规律,修正现代文明缺陷,创建超越西方文明的新学的试验苗圃。
第二,运用香港新界乡间的广阔空间,对民风民俗的保存,抗英抗日的遗迹,创办香港历史文化的乡村营地。让年轻人在回归自然,重温历史中纯洁心态,厚植对吾乡吾土的感情,才是爱港爱国的基础。
第三,用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例如组办青年电影节,组织欣赏、分享各地正能量电影,协助靑年用微电影方式,记录自己所见所闻所感,让其有所表达,寻求自己的存在感和自我角色。并通过了解青年动向,恢复香港电影地位,用影像方式实现意识形态的有效传递。
香港青年工作欠债甚多,有些人借青年工作之名各有所图,只放烟花,不去深耕细植。可能要花一二十年,才能牢固地树立正气。
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太空有我们可能栖身的未知世界,月球上可能有人类的万年能源。万米深海下有无需太阳光合的生物,也可能因此改变人类的生存模式。中国在可控核聚变上的率先突破,或许使我们跨入超越现代的新台阶。量子力学更可能颠覆了我们的时空观,改变了唯心唯物的哲学认知,使人类意识永生成为可能。人类的前景绚烂多彩,中国是赶上了几千年难遇的好时光。香港更幸运,这里是中西文明融合的典范之地,“一国两制”和粤港澳大湾区更为香港青年开拓了极大的空间。当我们回顾五四百年的时候,正如钱穆那样“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自然生出五四先贤的那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道德责任。
香港青年,莫辜负了今日好时光!
(作者系香港抗战历史研究会会长吴军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