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认为靠制度和角色优势能自然吸引全世界人才的香港现在开始打破常规,放下身段,以竞争者的姿态参与角逐。这种从“富二代”到“创业者”的心态转变正体现出政府的务实。
另外,这种务实也体现在“今天的我敢于打倒昨天的我”。对世界所有政府来说,否定任何长期实行的政策都需要魄力。但李政府似乎不在乎这种非议。
例如沙岭殡葬城和“明日大屿”填海工程,在这次施政报告中一个被明确废除,改作创科用途,另一个则几乎被省略,只停留在研究阶段。二者都是上届政府力推,本届政府沿袭的项目,李家超都在听取社会建议后剎停。面子在香港的实际需要面前不算什么。
再例如生育补贴。长期以来,香港为避免向社会释放福利主义信号,只愿透过减税鼓励生育,因此成效不彰。解决出生率低的问题全靠吸引移民。然而此次推出的现金奖励和公营房屋优先权打了这种迷思一巴掌,直接跳出了自由资本主义与福利主义的争论,不谈主义,聚焦解决现实问题。
虽然两万元对在香港养儿育女只是杯水车薪,公营房屋优先也不能即刻入住,但此举明确了政府鼓励生育的政策方向。有了方向,未来民众就会对政府的执政理念有稳定预期,增强信心。
同样的思维还体现在取缔“劣质劏房”上。此政策务实的绕过了劏房非法与否、道德与否的复杂争议,直面问题关键:居住环境与安全性。制定了明确的行动路径:首先承认其存在合理性,再订立标准严格淘汰与禁止不达标的劏房,再辅以“解决劏房问题工作组”专责跟进。当然后续进展仍需社会持续监督,但至少比起嘴上坚决反对,脚下原地踏步的官僚主义强百倍。
市民也表达了对这种务实的认可。根据香港01在施政报告公布后向读者发出的调查问卷显示,“取缔‘劣质劏房’”成为了市民最满意的政策类别,受到27%的受访者支持。
诚然,一场政策发布会不能说明所有问题。香港经济正处于低谷,财政储备跌穿七千亿红线,股市楼市外事诸事不顺的当下,务实的思维是成功管治的重要一步,但也只是第一步。港府仍需更进取、更灵活、更具执行力、更大程度利用中西双方的资源为香港寻求发展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