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3月30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电商新业态远未成熟
http://www.CRNTT.com   2020-04-13 08:36:51


  中评社北京4月13日电/广州跻身“10大淘宝直播之城”第二位,一个现象颇有意思:从进入直播间到最终下单,广州人平均耗时最久。事实证明,广州人在直播间话不多,一旦产生了兴趣,便会紧扣商品直入主题连续发问。对此,有人戏称,“在‘商都’浸泡的广州人是直播电商最好的考官”。

  广州买家的例子说明当前的网络消费行为已经日趋合理,尤其是广州消费者已经适应了直播电商模式,并能够在直播过程中理性消费仔细甄别。这也意味着,“千年商都”要转型“直播电商之都”,无论是政府还是商家,都要有勇气面对更多来自消费者和市场的提问,推动直播经济从爆发期进入成熟期。

  其中,对于商家而言,专业性是最严酷的拷问。“只要有专业、有特长,淘宝直播就能用最简单的方式,帮助每个人迅速拥抱新经济大潮!”对于淘宝直播这句激荡人心的宣言,很多人只注意了后半句,却忽略了开头的限定词。虽说流量在哪,商机就在哪,但直播平台能给予的只是机会而非流量,直播带货也救不了所有商家。

  在头部主播与先人一步的商家背后,还有数不清经营惨淡的小主播和不得其门而入的传统商家。虽说疫情之下,淘宝等直播平台都为商家打开了“零门槛”的入驻通道,但专业性这个真正的门槛,还得商家自己跨过去。

  对于政府而言,跨界整合资源、营造生态则是最大的考验。比如,直播人才的匮乏就是第一个难题。广州近日以“政府+协会+电商平台+带货达人+商家”的方式启动直播带货年,并联动各大直播平台开设云课堂,定期开展公益普及性培训,是一个很好的尝试。未来3年,广州还计划依托专业机构,培养从网红主播苗子、中腰部网红主播到头部网红的金字塔结构直播电商人才体系,其实践效果也值得期待。

  此外,直播电商爆发带来的监管难题也亟待解决。过去对网红直播的监管主要聚焦于内容,而今在“万物、万事、万人皆可直播”的环境下,质量、售后、不正当竞争等海量新问题层出不穷,给监管带来巨大考验。广州互联网法院副院长田绘表示,现阶段广州涉及电商平台纠纷高发,“职业索赔”、刷单等新型问题大量涌现。针对这些新问题,广州也开始了探索,如广州互联网法院首创的“YUE法庭”,让电商企业足不出户即可在虚拟仿真法庭开庭;首创利用5G技术优化线上立案通道,让电商企业可一键上传5000件批量案件诉讼材料,降低维权成本。

  诚然,直播电商不可能解决商家面临的所有问题,但这种形式已经为商家谋生存、行业谋转型提供了一条新路径。期待更多人通过直播走出困境,期待直播经济能经受住更多更大的考验。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郑杨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