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3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浙江念好乡村治理“三治经”
http://www.CRNTT.com   2019-06-09 12:52:29


乡村振兴。(资料图)
  中评社北京6月9日电/好一幅江南初夏图!6月初,记者来到浙江省安吉县余村采访。一路绿水潺潺、荷叶田田,一幢幢小洋楼掩映青山翠竹间,健身操队、舞蹈队、门球队等群众文体队伍活跃在村头巷尾……

  “余村变成现在这样,不容易!”村支书汪玉成边走边感叹。

  汪玉成为何有此一叹?上世纪90年代,余村山坡上一天到晚开矿,漫天粉尘让人不敢开窗。要环境,还是要票子?村干部不论选哪条路,都有群众站出来激烈反对——村子发展遇到了难题。

  遇到这种难题的,不止余村。农村要发展,难免各种利益诉求交汇、矛盾纠纷集聚。彼时浙江的部分农村,一定程度上存在法治意识不强、化解基层矛盾途径不多等问题。

  出路在哪里?近年来,浙江多地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上了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的乡村善治之路,破解了一个个发展难题。

  民主管村,村里的事商量着办

  余村到底该走哪条路?2003年初,村两委决定“村里的事村民说了算”,数次召开村民大会后最终决定:关停矿山,抛去“石头经济”,向生态经济转轨。

  决定一出,有些在外地没有参加村民大会的人不干了,气冲冲地要找时任村支书刘中华的麻烦。还有人在村里散播谣言:“村干部这么做,是为了私吞矿场留给自己”……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