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3月31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中国专题 ->> 今日评说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一带一路”倡议需要新战略思考
http://www.CRNTT.com   2019-04-19 15:28:12


斯里兰卡马特勒火车站是斯里兰卡南部铁路延长线一期项目起点。由中国企业承建的斯里兰卡南部铁路延长线一期项目,于本月通车。(新华社)
  中评社香港4月19日电/首先必须说明一点,以免人们对“战略”一词发生误解。这里所说的是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需要战略思考。中国政府把“一带一路”界定为“倡议”,而非“战略”,这里是具有其本身的意图的。后来海内外很多人所讨论的“一带一路”已经远远超出中国政府的界定,多数人把“一带一路”本身视为是中国的“战略”。

  新加坡《联合早报》4月16日载文《“一带一路”倡议需要新战略思考》,文章说,这里所讨论的是,中国要实施这样一个“倡议”是需要战略思考的。换句话说,尽管“一带一路”本身不是被人们所夸大了的“战略”,但执行“一带一路”是需要战略的。

  任何一个大项目的实施都需要战略,何况像“一带一路”那样的跨区域和洲际的项目。尽管中国谦虚地把此界定为“倡议”,就是说这是一个开放的项目,中国的作用是“倡议”,但各国都可以参与到其中来。不过,在实施方面,中国作为“倡议国”必须做更多的事情,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实际执行层面也是这样,以至于很多人认为中国是这个项目的唯一主导者,是为了实现中国自身的国际意图。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方对“一带一路”就是如此认知的。

  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中国都必须思考其执行“一带一路”的战略。执行出现了问题,对项目本身的可持续性还是对国际社会都会产生不是所期望的结果。

  自从“一带一路”推出来之后,到今天已经有六年的时间了。至少在话语方面,“一带一路”的效应是巨大的。这个概念不仅已经广为传播,而且已经成为今天国际社会外交的一个主题词或者核心概念。但随着概念的广为传播,人们对此的认识不是更清楚了,反而更不清楚了。

  早期,人们比较机械地理解这个概念,就字面来理解这个概念,即中国所规划的“一带”和“一路”要经过哪些国家和区域?但到现在,这样的理解不那么管用了。一方面,似乎中国所做的所有事情,都被界定为“一带一路”或者和“一带一路”挂起钩来。另一方面,因为“一带一路”是开放性的,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区域都被划入了“一带一路”的范畴。不过,如果范畴太大了,“一带一路”就失去了原有的含义。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