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8月2日电/据法治网报道,盲盒不该成为法治“盲区”。“老师,你觉不觉得考试就像抽盲盒?你永远不知道这次会考多少分!”
听到班上的学生对自己如是说,河北省任丘市人大代表、该市麻家坞学区二村教学点教师郭祉祺微微一笑,仔细一想又发觉不对:学习靠的是努力和付出,考试成绩凭借的是实力而绝非运气,怎么能像抽盲盒呢?
“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尤其是低龄幼儿来说,充斥大量‘三无’产品的盲盒不仅会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而且这种消费习惯会导致他们形成不正确的价值观,这是非常危险的。”对于盲盒带给未成年人的危害,郭祉祺开始更深层次的思考。
前不久,郭祉祺参加了任丘市人民检察院召开的“规范盲盒市场 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公益诉讼公开听证会。她欣喜地看到,当地检察机关充分发挥公益诉讼职能,督促相关行政单位依法履职尽责,进一步规范盲盒市场,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盲盒销售市场存在诸多乱象
盲盒因其随机性和趣味性,近年来深受年轻消费者尤其是未成年人的追捧。在“万物皆可盲盒”的风潮下,生产销售者抓住了消费者追求刺激和惊喜的心理,将装有食品、文具、玩偶等各种小商品的盲盒、盲袋推向市场。
郭祉祺在教学工作中发现,不知从何时开始,班上的不少学生开始沉迷于抽盲盒,而这在当地未成年人群体中幷不鲜见,他们反复购买盲盒,只为抽到所谓的“惊喜限量款”,享受着拆盲盒过程中的好奇感和刺激感。
据了解,使未成年人热衷于购买盲盒的主导原因,除了对盲盒产品的惊喜感外,还有同学、朋友之间的社交需求。一些未成年人会出于同学间的讨论交流而开始购买盲盒,幷会因抽到“隐藏款”“热门款”产品而成为同学羡慕的对象,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