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1月6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大陆专家两岸关系言论专页 ->> 彭维学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九合一”选举与台海局势新脉动
http://www.CRNTT.com   2019-02-23 00:14:42


民进党两年多完全执政,完全与民意新价值、两岸新形势、国际大趋势背道而驰。
  中评社╱题:“九合一”选举与台海局势新脉动 作者:彭维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所长助理、研究员

  台湾“九合一”选举虽是一次地方层级选举,但蕴藏深刻政治意涵:岛内政治格局演变、社情民意走势、大陆影响地位发生近30年来的重大深刻变化,大陆“遏独促融促统”战略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岛内“台独抗中”与“融陆壮台”两条路线斗争出现有利于陆的重要拐点。当然,台海局势尚未发生根本变化,两岸关系走势依然复杂。

  一、台湾社会主要矛盾与民众价值取向发生30多年来的重大深刻转变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最为重要的是,只有化解社会主要矛盾的方式方法得当,社会主要矛盾才能真正转化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在所谓“经济奇迹”、“台湾经验”、尤其是冷战结束苏东巨变背景下,国民党当局专制、贪腐统治与新兴中产阶级要求政治民主化、政权本土化、治理廉能化的矛盾,成为台湾社会的主要矛盾。以新兴中产阶级和中下阶层代表自居的民进党,利用“自由民主”、“住民自决”、“台湾独立”的幌子,“清廉勤政爱乡土”、“绿色执政,品质保证”的口号,“本土爱台”、“悲情仇中”、“主权尊严”的选举操作,牢牢掌握岛内舆论和政治斗争的话语权。30多年来,民进党不断扩张社会基础,刻意形塑“只问蓝绿,不问是非”的投票取向,不择手段攫取权利,多次打败被诬为“外来政党”的国民党。2004年“总统”选举“肚子扁扁,票投阿扁”、2016年“总统”选举时“身无分文,票投英文”的耳语,令人至今记忆犹新。

  本世纪初以来,岛内蓝绿恶斗导致台湾持续沉沦衰退,2010年大陆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强化“陆强台弱”趋势,尤其是十九大以来大陆“遏独促融”战略加剧蔡当局执政困境和民众台湾前途焦虑感。在此背景下,台湾民众“治理更清明、经济更发展、生活更美好、两岸大合作”急迫感日益增强,与国、民两党恶斗不止、“台独”执政偏执对抗持续加深台湾发展困境的矛盾,成为新时期台湾社会的主要矛盾。岛内民众“厌蓝绿恶斗、淡意识形态、重经济民生、喜庶民政治、求两岸合作”的价值新取向不断酝酿,正在形成。

  最近几次岛内重大选举的结果,正是上述重大变化的折射。自2014年“九合一”选举开始,到2016年“总统”、“立委”选举,民众用选票惩罚了内斗激烈、政绩不彰、“两岸和平红利分配不均”的马英九当局和国民党,民进党“意外”取得2014年、2016年选举的胜利,首度全面执政。蔡英文当局深化“亲美媚日抗中谋独”战略,全面追杀清算国民党,而美国也极力支持民进党。作为蔡当局执政期中考和信任投票的2018年“九合一”选举,民进党“理应深度绿化、厚植长期执政根基”,结果却开创了执政仅两年即在期中考遭遇滑铁卢的先例,而被讥为“又老又丑”的国民党却“意外”大胜。的确,选举结果与民进党执政失败激起民心思变、“韩流效应”发酵、大陆“反独促融”精准施策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密切相关,而根本原因则是民进党固守“台独”思维、拼政治手法,未能有效应对社会主要矛盾根本性、历史性的变化。民进党玩弄新民意,操弄“太阳花学运”剩余价值,打着“民主法治”、“转型正义”、“捍卫台湾主权”、“建构民主抗中价值同盟”旗号,对内政治斗争挂帅,不择手段,胡作非为,大搞“民主专治”绿色恐怖,全面追剿国民党,对外推行“联美抗中”路线、“新南向”政策,加剧民进党三大结构性困境:政治斗争导致经济发展无感,治理台湾失德失序,“台独”政策导致两岸和平红利丧失、台湾进一步边缘化。民进党两年完全执政,完全与民意新价值、两岸新形势、国际大趋势背道而驰,导致“反蔡反民进党”的滔天政治海啸扑面而来。

  社会矛盾新转折、民意价值新变化、政治生态新格局,从中可得出四点启示:

  一是岛内主要政党与政治势力必须有效应对社会主要矛盾根本性变化,把政策论述和政治作为从过去所谓“民主政治建构”顺势调整到有利台湾“全面发展”、“融合发展”新民意上来,否则将被新民意抛弃。

  二是“笨蛋”(国民党)、“坏蛋”(民进党)、“混蛋”(有竞争力但两岸政策模糊的白色力量)三股势力在政治转型与政策调整过程中,民进党拼经济无感、治理台湾无能、“台独”政策无解的三大困局长期纠缠,尤其是“台独”包袱沉重,被选举轮替的节奏可能加快。

  三是“台独”势力塑造所谓“两个本土政党”即浅绿、深绿“台独分离型”政党轮流执政的幻想彻底破灭。未来经过多次政党轮替后,岛内主流民意将从“维持现状”、“融陆壮台”,朝“友陆向统”、“亲陆求统”跃升,逐渐推动蓝绿对抗型政党体系,向浅蓝、深蓝两个“非独融合型”政党轮流执政转型。

  四是岛内任何势力都无法根本解决当前台湾所面临的结构性问题。台湾只有全面融入大陆发展战略,抢搭大陆发展快车,分享大陆发展机遇与红利,才能走出发展困局。这是历史潮流和大势所趋,台湾别无选择。

  二、传统蓝绿对抗型二元政治结构朝盘势弱化、“白色”突起、新人上位、基础优化、钟摆加速深刻转型

  近10多年来,两岸学界在国、民两党哪个政党将长期执政、蓝绿基本盘是否存在、第三势力是否形成等问题上的讨论,存在明显分歧。2004年陈水扁以两颗子弹打败“连宋配”,成功连任,一些舆论认为“民进党准备长期执政”。2008年马英九高票当选,不少舆论认为国民党将长期执政。2016年民进党首次全面执政,岛内及日本很多学者认为“国民党从此新党化、小党化”、“民进党将长期执政”。2018年“九合一”选后,两岸又有舆论认为岛内政治朝“去蓝绿化”、“去政党化”方向发展。事实证明,国、民两党“长期执政”的观点,岛内政治“去蓝绿化”、“去政党化”的观点,目前看似有违岛内政党政治发展的客观规律,“民进党长期执政”的论点更明显不符两岸关系和国际格局发展大势。

  通过对近20年岛内主要选举追踪调研发现,以统独立场、国家认同分裂为基本轴线,以蓝、绿阵营为政治分野,以国、民两党为主体的对抗型二元政治结构总体稳定。岛内政治生态分布、社会资源配置、重大选举提名和结果、单一选区两票制影响,尤其是统独立场、国家认同分裂,是决定传统蓝绿二元结构长期存在的基本要素和基础。其中,蓝营选民统独认同光谱广泛,对蓝营领头羊和政治人物要求严格,其凝聚力明显弱于绿营选民。以县市长选举为例,2018年民进党惨败,但其得票率仍有39%;2014年国民党惨败,其县市长得票仍有40%。以“总统”选举为例,2008年民进党惨败,但得票率仍有40%;2016年国民党惨败,得票率仍有31%(蓝营分裂,亲民党得票率12%)。这种二元政治结构在国家统一前的较长一段时期内存在,并影响岛内政局和两岸关系演变。国、民两党过去及未来较长时期内相生相克,相互以选举基本盘、对方执政败绩作为自己重新上台的资本与筹码。所谓“某党选举失败,并不是另一党胜利”的看法,恐不完全正确。

  必须指出的是,选举得票并不等同于蓝绿阵营、国民两党的基本盘。尤其是胜选效应中的所谓高票,相当一部分属于中间选票。这部分中间选票最不稳定,游离性最强。国、民两党惨败后的最低得票,绝大部分是相当稳定的基本盘。学界对选举基本盘概念说法不一,这里不加赘述。近年来,岛内选民自主性增强,选民世代结构变化,尤其是青年选民投票意愿增强,民众对国、民两党认同度明显下降,蓝绿基本盘呈现总量有所缩减、凝聚力有所弱化的趋势。

  20多年来,岛内没有形成严格意义上的第三势力。标榜第三势力的政党或政治力量,绝大部分从国、民两党(或蓝绿阵营)分裂而成,发展空间总体相当有限。所谓中间选民、经济选民,既无政治领袖,也无政治纲领和组织,根本不能称为第三势力。未来只有蓝绿对抗型二元政治结构崩解,“非独融合型”政党体制形成,以公共政策竞争作为竞争主轴,才有可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第三势力。近年来中间选民群体有所扩大,在台湾重要选战中的关键作用更加突出。2018年台北市长选举,国民党候选人丁守中、民进党候选人姚文智、白色力量代表柯文哲三足鼎立,中间选民、青年选民对柯文哲的支持至关重要。

  从2018年“九合一”选举结果看,蓝绿二元政治结构形成新稳定、出现新变化、展示新期待。

  一是县市长候选人和当选人主要是国、民两党掌控。与2014年相比,无党籍空间与实力明显压缩。

  二是渴望“救世主”的岛内选民不满民进党、国民党,情不自禁对险胜连任的白色力量代表柯文哲抱有期待,但白色力量并不是蓝绿二元结构的常态。柯文哲面临团队组织松散薄弱、执政经验严重不足、两岸政策模糊躲闪、国民两党联合夹杀等多重压力。柯文哲如果2020年参选,即使侥幸当选,也须回答“两岸是否同属一个中国”这一根本问题。今后一个时期,无论从岛内政治生态还是两岸关系现实,所谓第三势力或白色力量仍将回归、受制于蓝绿二元政治结构。

  三是蓝绿竞争由政治恶斗、统独争议,暂时转向突出治理能力、经济民生议题。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