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23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军情网 ->> 军事热图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俄罗斯祭出反导武器“克星”
http://www.CRNTT.com   2019-01-15 17:23:03


 
  难以拦截

  由于弹道导弹在飞行过程中,飞行轨迹是可预测的,反导系统根据弹道导弹的这一特点设计制造,从而对其实施有效的拦截打击。“先锋”导弹的列装打破上述“常规”。该导弹超过20马赫的飞行速度以及可改变的飞行轨迹,令现有反导系统的拦截器难以实施拦截。

  “先锋”导弹采用高超声速滑翔技术,它的弹头利用在大气中滑翔的特性,一方面可改变水平弹道,使太空预警卫星无法估算出其未来落点;另一方面,弹头几乎全程在大气层顶端飞行,令射高在大气层之上的中段反导拦截器完全无法拦截,只能靠海基与陆基的末段反导系统拦截。但后者的拦截距离近,高超声速滑翔弹头可用水平机动的方式绕过其打击。

  从俄罗斯公布的视频短片看,“先锋”导弹的弹头确实具有较强的飞行机动能力,它采用大幅度连续转向的S型机动飞行轨迹躲开反导系统的拦截。同时,弹头可在飞行中接收外部来自卫星的指令信息,对飞行路径进行实时重新规划,从而绕过反导武器系统的拦截圈,实现突防。

  “反高超”成新话题

  高超声速武器的出现,使现有的防空反导武器系统面临“四难”:难以探测、难以跟踪、难以预测和难以拦截。因此,“反高超声速武器”成为继“反导”之后又一防御问题,如何破解?笔者认为,至少有三大突破口。

  其一,预警探测技术方面。首先在依靠现有反导预警探测系统、特别是地基探测雷达的基础上,发展多平台预警探测技术,整合陆、海、空天等多源探测信息,能够对高超声速武器尽早发现。

  其二,防御拦截技术方面。一是改进现有防空反导系统,实现对高超声速武器的拦截。例如美国在“萨德”反导系统基础上研发的“增程萨德”反高超系统,俄罗斯的S-500防空反导反高超系统。二是发展激光武器技术,例如俄罗斯已经试验列装的“佩列斯佩特”车载激光武器、“猎鹰梯队”机载激光武器等,均已具备反高超武器的现实与潜在能力。三是创新开发反高超的高超声速飞行器技术,例如美国国防部开展的“滑翔破坏者”反高超武器项目等。四是发展电磁武器技术。

  其三,指控系统技术方面。指控系统实现陆、海、空、天基传感器实时动态接入和多源信息融合处理,同时,通过自主创新的软硬件互联互通互操作技术能力,最终生成反高超体系作战能力。

  来源:中国国防报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