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18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新能源汽车呼唤更多创新
http://www.CRNTT.com   2020-08-27 15:31:32


 

  这样一来,蔚来新车售价将减少7万元,用户的金融贷款首付和每月还款也以去掉电池包的价格计算。如果选择向电池资产有限公司租用70kWh的电池包,则每月支付服务费980元,非服务无忧用户另须支付每月80元电池保障费用。

  李斌在现场展示了第一张不含电池包价格的机动车销售发票,他兴奋地表示:“让用户用车的电池可充可换可升级的想法从2015年就开始了,现在终于成为现实。这感觉就像谈了5年恋爱,今天终于可以官宣了。”

  蔚来成立前一年,李斌在汽车互联网平台易车做了一个6万多人参与的调研。在不想选购电动车的用户中,有30.9%的用户认为“电池价格过高”,还有46.8%的用户担心“充电没有保障”。

  “这在逻辑上就成了死循环。因为电池贵,所以大家不买电动车;因为电动车卖得少,产业链无法形成规模效应,所以电池永远贵。”蔚来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洪在采访中直言,要想真正解决这两大痛点,就要在物理上、在产权上实现车电分离。

  秦力洪为消费者算了一笔账。“与燃油车相比,新能源车的特点是初始购置成本贵,但日常使用成本要便宜很多。”他以上海市家用充电桩举例说,日常充电的成本只相当于油费的八分之一。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