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市场环境,中国不是一味地加大财政税收、金融货币调控力度,相反地,中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产业布局对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作用。中国并非不重视税收和货币政策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但是,中国始终认为,寅吃卯粮的财政货币政策,不会确保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宽松的货币政策,必然会导致经济积重难返。所以,中国重视货币政策,但是,强调必须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中国重视财政政策,但是,强调必须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从中国中央政府的战略决策来看,中国主要依靠科技创新、产业布局、教育支持等方式,增强中国企业的竞争能力,而不是像美国那样,单纯依靠财政赤字和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
不可否认,当前中国出现了一种倾向,那就是希望将中国财政赤字货币化,通过大量发行国债,刺激中国经济增长。中国领导人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一方面强调必须高度重视财政赤字增长对经济的拉动效应,尽可能减少财政预算赤字,通过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解决国民经济战略发展问题,维护国家安全。另一方面,坚决反对财政赤字货币化,始终强调,货币政策必须与中国经济发展相适应,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政策必须得到贯彻落实。中国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重走美国财政赤字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货币政策的老路。
通货膨胀可以刺激经济增长,这是美国货币经济学家提出的观点。从各国实践来看,通货膨胀的确有利于刺激消费,因为在通货膨胀条件下,货币贬值,人们提前消费。但是,通货膨胀的本质是货币问题,同时又是一个社会财富分配问题。通货膨胀条件下,资产的拥有者可以借助于通货膨胀增加财富,而劳动者可能会因为通货膨胀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正因为如此,通货膨胀是导致贫富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货膨胀也是引起社会矛盾的主要因素。中国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实行通货膨胀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