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3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经济日报:中国之治的深圳实践
http://www.CRNTT.com   2020-08-24 11:36:27


 

  郑红波表示,福田区既要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智能化,又要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细化水平,绣出福田城区的品质和品牌。

  深圳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副局长杨雷介绍,近年来,深圳围绕打造全国最乾净城市、打造世界著名花城、全面提升城市环境品质的目标,全力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智能化,用绣花功夫加强环境卫生、城中村治理、智慧城管、城管执法等工作,探索超大城市管理的新路径,营造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环境。

  “深圳城中村居住人口高达1200万,我们实施城中村综合治理三年行动,使1539个城中村实现蝶变。”杨雷介绍,为切实提升城中村人居环境,2018年,深圳启动新一轮城中村综合治理,对未纳入更新改造的城中村实施视频门禁安装、消防站建设、燃气进村、雨污分流等10个方面的综合治理。3年来,深圳全市城中村共新建燃气管道1306公里,城中村居民全部用上“放心气”;新增视频门禁近10万套,城中村居住人员“进有登记、出有留痕”,治安形势大幅好转;新建小型消防站778座、消防栓1.9万个,配备专兼职消防员6700多名,新增电动车充电装置1.2万个……

  突出一村一策、注重宜居宜业,打造了光明区甲子塘、福田区水围、大鹏新区较尾场等一批有记忆的街区、有故事的小镇、有产业的园区。同时,城中村综合治理与后续长效管理同步推进、同步谋划,充分发挥党建引领,搭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村党支部—各类第三方管理机构”的基层治理架构,推动“物业进村”全覆盖,为城中村发展注入新活力,实现了城中村可持续、长效管理。

  深圳通过聘请律师为城管执法队伍提供法律服务并随队执法的“律师驻队”工作模式,得到司法部与住房城乡建设部的推广。“驻队律师既可约束城管队员,身处违法现场,又能对当事人释法说理,将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融入城市管理工作。”杨雷表示,“律师驻队”模式实施以来,城管执法难、处罚难、执行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执法形象、执法效能大幅提升。

  努力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出租屋分类分级管理、“网格+”治理模式、“龙岗第一课”……社会领域一系列改革,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积极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龙岗区打造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高水平深圳东部中心的生动写照。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