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咖啡+”融入上海城市生活日常
http://www.CRNTT.com   2021-04-12 10:47:36


  中评社北京4月12日电/据解放日报报道,第一杯是词语的咖啡因、第二杯是灵感玛奇朵、第三杯是浓缩诗意、第四杯是摩卡剧场、第五杯是思想冷萃、第六杯是海上风情……昨天下午,市民熟悉的“思南文学之家”换装成了一间快闪咖啡馆,阵阵咖啡香味萦绕着一张张小圆桌。这间快闪咖啡馆的主理人是上海广播电视台“侧耳”团队的新闻主播,品鉴师是上海的作家、翻译家、学者们。

    170多年前,上海第一次进口了咖啡豆。百余年来,咖啡这种舶来品逐渐融入上海的城市肌理,与城市发展融为一体。如果说海明威在《流动的盛宴》中勾勒出了巴黎的咖啡地图,3月29日起首次举行的“上海咖啡文化周”让咖啡文化在城市版图上飘浮。“因为咖啡,所以上海”,这句日益深入人心的口号背后,是人们对于一座城市的文化认同。

    截至今年1月,上海有6913家咖啡馆,是全球咖啡馆最多的城市之一,这一数字还不包括咖啡馆的延伸业态。“上海咖啡文化周”期间,第一财经发布的《上海咖啡消费指数》报告显示,上海每万人咖啡馆拥有量为2.85家,这一人均指标已经达到伦敦、纽约、东京等全球城市的平均水平。

    从以雀巢速溶咖啡为代表的第一次浪潮,到以星巴克为代表的第二次连锁咖啡浪潮,再到精品咖啡馆兴起的第三次浪潮,上海的咖啡业态越来越多姿多彩。目前,上海咖啡馆的业态结构中,55.88%的咖啡馆为精品咖啡或独立咖啡馆,一批精品咖啡品牌在上海创业成功;南昌路咖啡一条街上,几乎三步五步就能邂逅一家颇有特色的精品咖啡馆。

    上海的咖啡馆不仅在马路上、商场中,也在书店、剧场、美术馆、博物馆甚至潮店里。巨鹿路上的作家书店,有一柜子作家签名的“作家马克杯”、一大沓用书封制成的杯垫,这里的咖啡也和文学作品息息相关。比如王安忆的随笔集《仙缘与尘缘》触发了同名饮品“仙缘与尘缘”,含酒精的咖啡“我是少年酒坛子”来自孙甘露的短篇小说精选集《我是少年酒坛子》,由威士忌和咖啡特调而成的“疼痛”来自赵丽宏的诗集《疼痛》。“墙上的咖啡”是作家书店一个有趣的传统,一次活动后,作家潘向黎买下了四杯自己最喜欢的红丝绒,留下三杯的账单挂在墙上,给未知的读者们免费喝。后来,“墙上的咖啡”时不时在这里出现,接龙参与者有作家也有普通读者,一杯杯咖啡传递着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