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20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优化营商环境赋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
http://www.CRNTT.com   2020-10-09 08:19:11


 
  二是行政效能方面。过去说“投资不过山海关”,很大问题就出在政府职能低效和政商边界不清上。作为同样市场经济发育晚、市场化程度较低的西部地区,不必讳言,在这方面恐怕也有同样的病灶。不能冀望于“放管服”改革一劳永逸,各级地方政府要始终以利企便民、打造服务型政府为着力点,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有为而不懒为、慎为而不乱为,铺路而不堵路、拆墙而不筑墙,以政务环境的改善为打造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加分、赋能。

  三是产业生态方面。对于资本来说,判断一个地区的营商环境好坏,当地的产业生态通常是重中之重的考量因素。如果产业链条完整,上下游循环通畅,金融、物流、人才等配套服务完善,那就意味着企业对未来的经营成本、市场销路等不用有过多顾虑。因此,作为地方来说,尤其要在发展产业集群上下功夫,在建链强链延链补链上下功夫,增强产业发展的互补性、集约性、规范性,推动产业发展的特色化、规模化、品牌化,产业体系越健全、循环越畅通,在营商环境上就越有竞争力、影响力,进而形成要素、资源集聚的滚雪球效应。

  四是价值理念方面。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信用经济,其核心就是规则意识、契约精神。越是市场经济的后发之地,经济活动的随意化、人情化就越明显,但这显然有悖于市场理念,会增大交易成本、阻碍市场繁荣。作为西部地区来说,优化营商环境,也要从建设营商软环境出发,大力培植法治文化、诚信文化。要通过政务公开和负面清单等制度设计,减少政府在企业准入、资源配置、市场监管等方面的弹性空间;通过纳税信用贷款、信用积分优惠等政策建立推诚守信的鲜明导向。一旦法治与诚信成为一地营商文化的主旋律,成为普遍的价值认同、行为认同,市场主体对未来能有稳定的预期、充足的信心和安全感,那这个地方就会成为资本、技术、人才等各种要素的“众趋之地”。

  优质营商环境的打造是西部大开发一个绕不开、离不了的重大课题,同时也是一个纲举目张、事半功倍的突破口和有力抓手。西部各地区一定要在改善和提升营商环境上保持足够的定力、耐心来深耕细作,多极发力、精准施力、持续用力,让祖国西部在彰显风光秀美、人文璀璨的同时,也愈加焕发出生机勃勃的发展活力。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