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1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网评:战“疫”背后的科技支撑
http://www.CRNTT.com   2020-04-16 17:29:21


  中评社北京4月16日电/中国经济网评: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韩叙

  面对疫情这场大考,众多企业凭借自身积累多年的科技能力交上了一份亮眼的答卷。其中,不少民营企业更是凭借其在医疗、供应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创新能力为有效抗击疫情、全面复工复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没有科技力量的支撑,我们的抗“疫”工作就不会如此高效、如此成功。

  《2019年中国民营经济报告》显示,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民营企业又是企业创新的主力军。仅就发明专利一项关键指标来看,民营企业的贡献率超过75%。

  疫情发生以来,一众民营医疗物资生产企业、医疗装备企业纷纷爆发出惊人的能量。从药物研发、医理溯源到推出新型检测试剂、完善医疗装备和诊疗方案等,处处都可以见到民营企业的科技能量。

  将数字科技大规模应用于公共卫生事件治理的探索也可圈可点。比如,现已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推广的“健康码”就是一个有益的辅助工具,它能够高效识别人员流动及健康状况,为精准防控提供科学支撑。又比如,平台型企业推出的在线办公、在线会议等,为企业尽快复工复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我们欣喜地看到,广大民营企业正在凭借自身超强的科技支撑能力,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中国经济走出疫情阴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为这些充满活力的民营企业点赞,你们,棒棒哒!(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韩叙)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