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5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科技 ->> 故事 】 【打 印】 
经营商急功近利 歹徒乘“虚”而入
http://www.CRNTT.com   2022-01-10 12:59:57


  中评社香港1月10日电/大公报报道,各式各样有关虚币的宣传标语和广告铺天盖地,参与其中的投资者人数亦不断增加,这令匪徒更明目张胆地做与虚币有关的犯罪,而受害者除了投资者外,还有经营者。因此,经营者是时候考虑是否宁愿牺牲业务高速增长,来确保财产不再被盗走的现状。

  有关虚拟货币的宣传正铺天盖地,不论在街上的广告板、巴士,或是在行人隧道内,都见到数目众多的宣传标语。

  事实上,虚币经过接近10多年的发展,统计显示,自从2019年来,全球采纳虚币的比率急增了23倍,而单在去年,增幅便已高达881%。

  但是,歹徒作案的机率亦大增,Comparitech的资料显示,十宗最大的虚币案件中,有五宗是发生在过去12个月内,而案例显示,歹徒主要集中在去中心化服务和虚拟交易所方面,例如Bitmart、BadgerDAO、AscendEX、Coinbase、ChainSwap等。

  事实上,由于竞争十分激烈,虚币经营商为了尽量获得业务增长,不惜从事多种安全性不足的交易,例如虚币交易所Binance在欧洲的分公司,便经营了横跨意大利、德国和荷兰的虚币期货与衍生工具交易。

  但正因业务扩张得愈大,资产被盗的机会就愈大,而资产一旦被盗后,不单会令经营商蒙受亏损,更会令不少潜在的投资者因顾虑安全而打退堂鼓,对机构和整体行业均不利。

  为了令歹徒不再轻易得手,经营商应牺牲急剧增长,而尽量限制发展的规模,并应发展更合规合法的业务。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