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9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通缩”将超预期的严峻和持久,降息应加快提上日程!
http://www.CRNTT.com   2019-01-11 08:52:15


  中评社北京1月11日电/2018年12月CPI、PPI双双低于市场预期,CPI重回“1时代”,PPI则直接回到“0时代”。

  从CPI来看,2018年CPI曾一度上行,主要因为天气因素导致的蔬菜价格上涨,但2018年四季度蔬菜价格下跌回归常态,CPI趋势性回落。此外,油价回落对CPI非食品下降拉动明显,油价相关的交通通信是导致CPI同比回落的主要因素。

  PPI方面,油价是导致PPI回落的主要因素,同时黑色等也带动PPI下行。供给侧改革对于商品价格的效果已经淡化,且不再“一刀切”之后供给侧改革的力度也会放缓,同时在特朗普不希望油价走高,以及全球需求走弱的背景下,油价趋势回落,PPI通缩可能性很高。

  1月原油价格回升至60美元,但2018年油价区间在60-85美元,如果2019年油价不发生戏剧性的V型反转,则2019年原油价格对PPI的同比贡献将为负值。

  华尔街见闻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团队认为,2019年CPI大概率保持平稳,但PPI持续下行至通缩的可能性很高。

  PPI通缩将加剧经济下行压力,拉低名义GDP,并导致“债务-通缩”循环重现。此轮PPI通缩开始阶段主要因为油价,但其演化和发展与中国经济转型相关,我们认为持续时间将很长,需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从货币政策来看,不存在因为CPI影响货币政策宽松的可能,相反,若PPI转为通缩,则需要央行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货币政策宽松将显着加码,降息应提上议事日程。

  2019年债券牛市仍将继续。与2016年债市“疯牛”对比,当前的牛市还远没有到疯狂的程度,更多的投资者是“看多不做多”、“等回调再做多”,恰恰导致债市难以深度调整。

   我们强调,债券投资更应当关注长期趋势,而非短期波动,否则总会出现踏空甚至做反的可能。站在当前时点向后看,每一次非本质原因导致的调整都是债券投资上车机会,且行且珍惜。

  来源:华尔街见闻  作者:邓海清博士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