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3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李干杰谈生物多样性保护之中国经验
http://www.CRNTT.com   2019-03-11 16:58:54


中国网记者提问(中评社 张心怡摄)
  中评社北京3月11日电(中评社报道组)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于3月11日下午在梅地亚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邀请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就“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李干杰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长期以来,我们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非常重视,也取得了好的成效。

  李干杰表示,“生物多样性是生命,生物多样性是我们的生命”。“2010年,当时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生物多样性年,我刚才讲的这句话就是当时的主题。当时我在环保部分管这块工作,所以我印象非常深刻。这也说明了生物多样性保护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他指出,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长期以来,我们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非常重视,也取得了好的成效。2011年的时候,就成立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制定印发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这个战略计划是管20年的,2011年到2030年。还深入开展了“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十年中国行动(2011-2020年)”。经过努力,应该说进展和成效还是非常明显的,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某种意义上讲,之所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能够在中国召开,这也充分说明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进展和成效的肯定。

  李干杰说,这些进展和成效,具体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第一,我们把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了各类规划,并且在其中都是摆在重要位置来推动。第二,生物多样性就地和迁地保护都取得了很好的进展。我国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已经达到了2750处,其中国家级的是474个。各类陆域自然保护地面积达到了170多万平方公里。应该说,通过这些保护措施,很好地保护了很多自然生态系统和大多数重要的野生动植物种群,并且通过这些保护措施,使得一些珍稀濒危的动植物种群得到了恢复,大熊猫就是其中最典型的。第三,启动实施了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第四,我们长期把这个作为监督执法的一个重要方面,查处了许多违法违规问题。第五,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力度不断加大,同时我们还着力于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但是,李干杰也坦陈,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形势和污染防治一样,也不容乐观,生物多样性下降的总趋势还没有得到根本遏制。另外,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经济开发活动之间的一些矛盾一定程度上也存在。下一步,我们要继续认真落实好《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明确的任务要求,包括要实施好生态保护修复的一些重大工程,进一步构建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进一步提高我们保护和监管的能力,做好生物多样性的调查、观测、评估。同时,要进一步扩大公众、企业参与的渠道,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力争把我们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做得更好,取得更多的成效,也为全球生物多性保护做出我们的贡献。

  李干杰表示,《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明年召开。这次大会很重要,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确定203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标,同时还要确定未来十年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全球战略。我们作为东道国,责任非常大,任务也很重,目前正在积极地协同、会同地方和相关部门抓紧筹备。筹备方案已经经过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的审议,目前相关工作已经启动。我们将尽全力履行好东道国的义务,尽力把这届大会办成一届顺利、圆满、成功的大会。  


  (中评社报道组:张心怡 徐梦溪 林艶 张爽 后援记者:海涵 实习记者:刘柯岑)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