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1月11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东南亚区域合作
http://www.CRNTT.com   2020-08-19 08:34:19


  中评社北京8月19日电/《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充分学习借鉴国际自由贸易港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和制度安排”。近日,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研究院与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合作举办“海南-新加坡线上专家研讨会”,就海南自由贸易港与区域合作及相关议题开展交流研讨。

  服务国家战略推进与东南亚区域合作

  一是服务打造“重要开放门户”的战略目标。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研究院院长、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充分发挥海南地理区位独特以及背靠超大规模国内市场和腹地经济等优势,率先对接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将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成为我国重要开放门户,这不仅是中央建立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战略目标与重大任务,也将使海南在推进区域合作方面发挥独特作用。

  二是打造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重要连接点。迟福林指出,应该把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和区域合作相结合,将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成为中国国内市场与以东南亚为重点的区域市场的重要连接点,由此在促进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扮演重要角色。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仝月婷认为,在当前逆全球化潮流加剧的背景下,亚洲经贸合作,特别是东亚和东南亚、中国和东盟的合作变得更加重要。海南临近中国最发达的南部省份—广东,且与东南亚在地理上相近,有成为中国东南沿海与东南亚重要连接点的潜力,将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以及中国与东南亚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是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与东南亚区域经贸合作。迟福林认为,区域合作的关键是产业对接,且不仅要考虑陆地合作,还要考虑海洋合作。他建议,一是加强数字经济合作,携手共建海南自由贸易港与东南亚数字自由贸易区,探索区域性数字贸易规则;二是以邮轮旅游为重点推进海南与东南亚共建泛南海旅游经济合作圈;三是促进海南与东南亚地区间热带农业项下的自由贸易,合力打造集种植、加工、包装、保鲜、物流、研发等于一体的跨境农业产业链。

  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曹远征认为,要抓住今年签署RCEP协定的契机,率先通过海南自由贸易港人民币可兑换的试验安排,推动海南融入RCEP协定,并将海南自由贸易港人民币可兑换纳入《清迈协议》中一并进行考虑。他建议,尽快在个人账户下开设FT账户,探索试验个人账户下的资本项目可兑换,这样方便个人国际往来,也有利于促进人民币资本项目逐步走向全面可兑换。

  四是深化海南自由贸易港与新加坡的交流合作。迟福林建议,一要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与新加坡服务贸易全面合作,实现资格要求、技术标准对接,最大限度降低服务贸易边境内壁垒;二要推动共建以区域合作为主题的高端对话交流机制;三要适应高度开放下公共卫生风险防控新需求,携手打造公共卫生信息交流机制、协同防控机制与重要物资合作保障机制等;四要以人员自由便利流动为重点深化合作交流。

  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吴士存认为,海南与新加坡地理位置邻近、政策落差缩小、合作基础牢固、人文交流频繁,双方应推动建设中新(海南)自贸港示范项目,提升两地合作水平,为中新友好关系、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增添“新动力”。他建议,参照中新(苏州)工业园、中新(天津)生态城以及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协商拟定中新(海南)自贸港示范项目合作框架,强化双方在港航、旅游、医疗等重点产业的合作。

  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研究院研究员朱华友建议,一是应加强航运航线合作;二是更大力度借鉴新加坡在港口管理方面的经验;三是需要学习新加坡,通过港口发展协同推进金融、保险等相关产业联动发展的成功做法。

  仝月婷认为,中国与新加坡在服务贸易、海洋经济、旅游、医疗产业等方面有很大的互补空间,可在相关领域加强海南与新加坡的合作。

  建立法定机构体系重点打造高效率行政体制

  其一,建立专业、高效、灵活的法定机构体系。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教授顾清扬认为,从新加坡经验看,法定机构体系可以有效弥补现行公务员系统的不足:一是提升战略与政策执行的专业性,把国家重要战略的执行从公务员体系剥离出来,交由法定机构,避免公务员队伍承担太多的管理职责而降低管理效率;二是提升战略与政策执行的专注性,避免因公务系统内人员调动而难以长期专注做一件事;三是提升行政系统的灵活性,如新加坡法定机构实行市场化运作,可以发债、设立企业等;四是使整个行政文化更具开拓性和创新性,避免公务员系统的保守倾向;五是减少政府规模,为实施低税率政策提供条件。

  其二,建立开放、灵活的公务员管理制度。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教授陈抗认为,公务人员的培养及精英选拔制度是新加坡行政体制重要特征。除新加坡只有一级政府,避免委托和代理链条过长问题的同时,新加坡实行政务官与公务员分离管理制度。其中,公务员又分一般员和行政官。新加坡大概有8万多名公务员,但行政官不到300人。行政官以年轻化为目标导向,实行高薪酬。这一系列制度,使得新加坡政府能够在公务员队伍里选拔出重点人群重点培养。

  顾清扬认为,一方面,新加坡法定机构内工作人员主要是从市场上招募的专业人士,与公务员队伍相比更具市场化和灵活性;另一方面,新加坡法定机构人员的晋升、考核比较灵活,使得想要离开公务员体系的人才能考虑进入法定机构,减少了公共部门的人才流失。

  其三,完善法定机构的制度法规体系。顾清扬介绍,在新加坡每个法定机构都有相应的部门法律保障,这不仅有利于减少行政当局对法定机构的短期性干预,保障重大战略执行的长期性、严肃性和科学性,也有利于法定机构依法行使公共职能。同时,通过相关部委部长选派法定机构董事主席及主要董事等方式,确保了法定机构与行政机构的一定联系。

  其四,建立立足全局、关注长期发展的政府治理理念。陈抗介绍,新加坡政府关注长期发展表现在多个方面。例如,新加坡的城市发展规划期限都是50年;由于担心北极冰雪融化的不利影响,目前新加坡政府已经开始着手填高土地,并对地下建筑也做了与此相关的防水规定。同时,新加坡政府以实用主义为导向,灵活调整适应内外环境变化的战略方向。

  顾清扬认为,在新加坡法定公共部门的框架内,法定机构能够保障国家长远利益的落实,而不会因为行政领导的轮替有所改变。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