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8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科技 ->> 房产 】 【打 印】 
港人“上车”不吃不喝需20.9年
http://www.CRNTT.com   2019-01-22 10:43:25


香港连续9年成为全球最难负担楼价的城市,楼价对比收入比率扩至20.9倍
  中评社香港1月22日电/国际研究机构Demographia发表最新一期《国际楼价负担能力报告》。调查显示,香港连续9年成为全球最难负担楼价的城市,楼价对比收入比率更由2017年的19.4倍进一步恶化至20.9倍,再创调查数字新高,亦意味着香港市民要不吃不喝20.9年才能买到楼。

  Demographia于去年第三季调查了全球八个国家,合共309个大城市,而香港是中国唯一在调查内的城市。香港高昂的楼价早已闻名海外,今次再度“不负众望”,大幅抛离其他国家城市,成为全球最难负担楼价城市。报告指出,调查完成后,本港楼价开始回落,更有地产专家预期,本港楼价将下跌15%至25%。虽然这是一个显着的下跌,但Demographia认为,即使如此,香港楼价仍是大大难以负担。

  家庭负债比率71.2%创新高

  报告又称,特区政府亦关注到楼价问题,并跟随新加坡和新西兰的做法,希望通过加强楼市和土地管理去控制楼价。而本港土地供应专责小组于去年年底建议以填海方式增加土地供应,希望改善房屋供应和楼价的可负担程度。虽然政府频频推出“辣招”,希望可压抑楼价,但本港楼价仍屡创新高。Demographia于报告中引述中文大学的调查表示,本港2002年时的楼价对比收入比率不过4.6倍,与现时的20.9倍大幅急升。

  事实上,本港家庭负债占本地生产总值(GDP)比率近十年来不断上升,由2005年的54.3%升至2018年第二季的71.2%新高。虽然本港楼价高企,但在政府与金管局实施多轮逆周期措施下,楼市未见太大风险。例如金管局最新数字显示,截至2018年8月,新批出住宅按揭贷款的平均按揭成数为46%,而平均供款与入息比率则为35%,属于可控水平。

  冠域商业及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关焯照表示,有关报告滞后,本港楼价于最近5至6个月已有所下跌,如一手楼楼价跌逾一成,二手楼亦跌近一成,本港人工却未有下跌,供楼负担应有改善,所以指数应已见顶。不过,他认为,若要供楼负担大幅改善,本港楼价至少要跌两至三成,才可接受,目前仍属偏贵水平。

  关焯照:杠杆不大但泡沫大

  最近政府提出把公私营房屋比例,由六四比改为七三比。关焯照认为,这会出现两个可能,一是市民愿意等待公营房屋,对私楼需求下降,令楼价下跌;二是预期私楼供应减少,市民反增加对私楼的需求,在供求失衡下,楼价反而难出现调整。他认为,香港楼价很难自我出现明显的调整,要有外围因素引入,楼市才会明显下跌。

  他又表示,本港楼市杠杆不大,但资产泡沫大,虽然现时楼市大部分市民未能负担,唯本港仍有部分人士有能力置业,如一些已供满所持住宅的家庭。他称,本港有钱人很多,若本港楼价跌两成,相信可吸引很多人入市。

  全球十大最难负担楼价城市排名中,香港的楼价对比收入比率,以20.9倍遥遥领先,轻易压过第二位的加拿大温哥华,其比率为12.6倍,第三及第四位均为澳洲城市,悉尼及墨尔本的楼价对比收入比率分别为11.7倍及9.7倍。十大排行榜中,以美国入围城市最多,有四个,分别为圣荷西、洛杉矶、三藩市及檀香山。(来源:大公报)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