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11月23日电/据证券日报报道,高额担保屡见不鲜,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过高的担保率如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在《证券日报》记者采访过程中,上市公司对此话题都不愿多谈,毕竟“不是好事”。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按最新可统计的财务数据排序,沪深两市共有170家公司担保占净资产比重超过了100%,为经营埋下了隐患,其中,违规担保亦时有闪现。
“上市公司作为担保人对担保债务负有连带清偿责任,对外提供担保实质上是隐性债务的一种形式。担保总额超过净资产,是一种潜在的资不抵债风险,若债务人不能清偿债务,则上市公司将面临资不抵债甚至破产的法律困境。投资者在证券市场投资相关上市公司股票,公司担保法律风险亦可能转化为投资风险。”京都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立琼对《证券日报》记者说。
担保主要来自四个方面
据梳理,上市公司的担保主要有四个方面:为子公司担保、为实控人提供担保、其他关联担保及对外的非关联担保。
“上市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的担保风险较小,如果对全资子公司担保,其实相当于自己给自己担保;对控股子公司担保,如果有剩余股权方的共同担保,风险也不大;而给非上市公司体系内的企业担保,则对上市公司存在一定风险。”有不愿署名的会计师对《证券日报》记者说。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上市公司参与担保总有一些利益诉求,比如收取担保费,比如为实际控制人关联方担保缓解资金问题。因此,要在担保过程中发挥公司治理层的监督作用,从公司利益出发,防止上市公司违规担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