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述四个担保方面看,除前三个风险较小、较为常见外,上市公司对外的非关联担保也时有发生,给上市公司带来的风险或难以估量。甚至有上市公司选择收购对外担保的公司,纳入合并范围从而变身“关联担保”,降低企业担保风险。一位上市公司相关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这也是无奈之举。”
记者注意到,作为定期报告中的重要披露事项,上市公司会披露担保事项性质。而在审计过程中,对于不同性质的担保,会计师所关注的侧重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讲,期末时会计师会取得人行信用报告,了解企业详细的担保情况;另外,会计师也需要结合企业平时的公告以及历史行为进行自主判断。如果存在异常的大额定期存单,或者关联性不大的保函,就可能存在违规担保风险。此外,还有一些细节包括:大额定期存单的利率不高(不及理财收益),因此其一般被用于质押担保,存在违规担保风险。而一些关联性不大的保函,虽然可能金额很小,却也可能触发违规担保。”上述会计师对《证券日报》记者解释。
28家ST公司担保额超过净资产
即使业界清楚高额担保的风险,但铤而走险的上市公司仍不在少数,其中,一些公司的经营状况并不乐观。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在170家担保超过净资产的上市公司中,有28家公司是ST一族。这其中,担保占净资产比例最高(264倍)的公司是*ST中天。
*ST中天同样面临着严重的经营风险,11月16日,*ST中天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发来的关于公司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有关事项的监管工作函(以下简称“工作函”)。
工作函提及,根据*ST中天发布改正后的2020年年度报告以及审计报告,明确2020年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4.82亿元,公司股票触及退市风险警示情形。而且,由于目前*ST中天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如公司因前述立案事项被中国证监会予以行政处罚,且依据行政处罚决定认定的事实触及《股票上市规则》规定的重大违法类强制退市情形的,公司股票将面临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