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0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稳中向好发展态势未变
http://www.CRNTT.com   2019-05-05 08:32:32


中国经济发展空间大、韧性强、潜力足的良好基本面并未改变,稳中向好的发展大势并未改变。
  中评社北京5月5日电/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延续了去年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一些主要经济运行指标企稳回升,市场预期明显改善,微观主体趋于活跃,宏观动力与微观活力匹配度增强,经济有望进一步保持稳定增长。

  经济日报发表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杜飞轮、何明洋文章分析,从当前经济运行看,市场预期明显改善,保持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不断夯实。一是先行指标反弹体现经济活跃度回升。一季度消费者信心指数达124.6;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达50.5%,在连续3个月跌破荣枯线之后重返扩张区间。二是补短板持续发力带动投资稳步回升。一季度,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4%,较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信息传输、生态环保、高技术制造和服务业投资均实现大幅增长。三是下游制造业经济效益有所好转,市场主体扩张意愿增强。1月份至2月份,消费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制造业利润均实现快速增长,明显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小型工业企业利润实现由负转正。四是股市趋于活跃,上证综指年初以来累计涨幅高达30%以上,市场情绪明显改善。

  内外部环境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创造了有利条件。一是外贸实现平稳增长,出口好转。二是价格总水平温和。受非洲猪瘟和短期季节性因素影响,猪肉和蔬菜价格上涨较多,但物价走势相对稳定。三是就业形势总体较好。一季度,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24万人;3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5.2%,其中25岁至59岁人员调查失业率为4.8%。

  从经济发展潜力和空间看,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有序,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提供了强力支撑。一是服务经济继续发挥增长主引擎作用,新动能持续增强。一季度,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比增长6.7%,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城市轨道车辆、新能源汽车产量均大幅增长。二是消费升级持续加快,基本生活用品消费增长稳中有升,“互联网+”消费蓬勃发展,改善型、服务类消费快速增长。三是后发地区增长潜能进一步释放,中西部地区工业生产趋于活跃,且这一态势有望延续。

  从政策举措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逆周期调节政策加快落实,将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注入新动力。一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举措将进一步提升供给质量。“巩固、增强、提升、畅通”继续深入,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放管服”改革不断推进,市场主体活力得到有效激发,创新引领、改旧促新工作逐步落实。二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将增强企业获得感和发展意愿。预算内投资和专项债规模逐步扩大,普惠性减税与结构性减税并举,重点降低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税收及社保缴费负担。三是稳健的货币政策为实体经济提供合理充裕的流动性。货币政策传导渠道逐步疏通,在重点缓解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同时,着力推进利率、汇率等领域改革。四是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将持续释放内需潜力。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加快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合理扩大有效投资,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

  文章指出,中国经济发展空间大、韧性强、潜力足的良好基本面并未改变,稳中向好的发展大势并未改变,在多重利好因素的有力支撑下,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实现持续稳定增长。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