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4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科技 ->> 国内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让科研人员站在AI肩膀上做创新
http://www.CRNTT.com   2023-03-16 16:29:56


  中评社北京3月16日电/以人工智能(AI)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这样一个时代,呼唤勇立技术潮头的搏击者,也一定能造就这样的搏击者。

  作为首席科学家,张林峰是一个简单纯粹的人,一直执着攀登技术巅峰。作为深势科技创始人,张林峰怀有技术人共有的一个梦想,去追寻科技的星辰大海,做一家源自中国、面向未来、引领世界的公司。

  AI for Science是公认的发生在当下的科学革命,张林峰带领着团队,成为这场科学研究范式的践行者。近日,记者走进位于中关村核心区的北京深势科技有限公司,专访公司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张林峰。采访中,他结合从事基础研究的经历,分享了AI技术的最新趋势,以及AI对底层科研、对工业革新的推动作用。

  AI加快基础研究转化效率

  根基不牢,地动山摇。国家将基础研究作为科技自立自强的根基,足见其重要性。

  无论是在北京大学读本科,还是在普林斯顿留学深造,张林峰所学的一直都是基础研究中的基础学科。十多年深钻细研,张林峰不仅坐住了“冷板櫈”,更洞察到了其中的新变化。

  基础研究是科学体系的源头,它能变不确定性为确定性,变未知为已知。“基础研究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所在。当下,国家需要的发展动力越来越指向基础研究,指向原始创新。”张林峰认为,基础研究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除了重要性,张林峰还发现,从原始创新到产业落地的效率和速度大大加快。“以前,如果说是30年的话,现在从原始创新到应用落地的这样一个链条,在我们看来只需要3到5年。”

  从原始创新到技术,再从产品到商业化,每个环节没变,客观规律也没变,但时间为什么大大缩短?

  “这是因为整个转化、流转的效率变高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经常改变我们的视角,去做一个更加全局的所谓技术上的‘诊断’。”张林峰说,当技术的卡点存在于原始创新这一阶段,一旦卡点被突破,下一个阶段可能就直接进入商业化,而不是产品这环节。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