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4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科大新法制炭疽霉素 助研新抗生素
http://www.CRNTT.com   2023-03-11 13:51:02


  中评社香港3月11日电/据大公报报导,为了抗击对多种抗生素都有耐药性的超级恶菌,香港科技大学(科大)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新化学合成法制造炭疽霉素(anthracimycin)和炭疽霉素B(anthracimycin B),产量较现有方法多63倍,刷新全球最高产量纪录。此项突破性的发现将大大推动把炭疽霉素转化为抗生素的发展,以对付由抗生素耐药细菌甚至超级细菌引起的致命细菌感染。研究结果近日在《化学科学》期刊上发表。

  革兰氏阳性菌(包括恶名昭着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炭疽杆菌)对很多常见的抗生素都有耐药性。

  以MRSA为例,一般会引起难以治疗的葡萄球菌感染,因为该细菌对青霉素(penicillin)等一些常用抗生素具有耐药性。因此,科学家于十年前一直就炭疽霉素进行研究,并将开发为一种新的临床抗生素,以应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性及治疗失效的威胁。可惜现有合成炭疽霉素的方法所制造的产量稀少,故此遇到了研究上的困难。

  减少使用试剂 成本降低

  科大化学系副教授童荣标和科大海洋科学系讲座教授钱培元领导团队,设计了一种高效的化学合成策略,能够有效提高炭疽霉素的产量。科大的新化学合成方法仅由十个步骤组成,是现有合成炭疽霉素的路线中最短。这不仅较目前的方法能生产多63倍的炭疽霉素,而且于化学过程中所使用的试剂和溶剂减少,从而降低了成本。

  童教授指出:“新型化学合成技术克服了炭疽霉素产量有限的根本性瓶颈,令科学家能进一步研究其抗生素活性,为临床药物开发奠定基础。目前我们正与一家生物实验室合作,合成一系列炭疽霉素抗生素,希望能找出抗菌能力更高的组合,以进行进一步的临床试验。”

  团队亦首次通过实验证明了炭疽霉素能够抑制MRSA生物膜的形成。另外,相较被视为抵御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药物─万古霉素(vancomycin),较低浓度的炭疽霉素已可杀死或抑制细菌生长。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