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
2010年2月号,总第146期

【 第1页 第2页 】  
推进两岸关系发展:风物长宜放眼量
  “一年之计在于春”,新春往往是延续过去,开启未来的时机点。迈入2010年的门槛后,海峡两岸都对过去一年两岸关系的发展进行梳理,并提出新一年的发展计划与目标。

  大陆方面,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年底学习贯彻“胡六点”座谈会上,提出四项具体要求,表示要继续按照“先易后难、先经后政、把握节奏、循序渐进”的思路,推进两岸协商,积极推动两岸商签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积极探讨商签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协议。

  贾庆林的讲话,明确了大陆今年发展两岸关系的途径、目标与重点,可谓积极稳妥,不温不躁。

  台湾方面,马英九在“改革、奋斗、台湾再起”的元旦祝词中,指出未来一年是重振台湾经济的关键年,面对东盟与大陆自由贸易区启动,不能坐视台湾产业即将面临的困境,这是为何推动与大陆协商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的原因。对于两岸关系,马英九重申“不统、不独、不武”的立场,表示愿继续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推动两岸交流与合作。

  而执政的国民党也在2010年中心任务中,将加强宣导两岸交流互利双赢,持续推动两岸交流,促进两岸和平发展,共创两岸经济繁荣,列为今年工作的十大重点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两岸不约而同地对一段时间以来各只呼声很高的“和平协议”等政治性议题轻轻放下,反而都以低调、务实的态度提出相近的主张。这就为今年两岸关系的顺利发展定了调,也确保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势头。

  在此之前,两岸各只人士曾就两岸政治性协商议题纷纷发表意见,焦点集中在是否需要立即开启两岸和平协议、结束两岸敌对状态的谈判以及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等议题上;由此相关联的,又涉及“何为一中”?怎样坚持“一中”以及“一中”的性质与内涵为何?两岸如何政治定位等问题。这些问题由于涉及两岸关系的核心议题,两岸之间对此争异很大,差异显着。从“两岸一甲子”研讨会的讨论过程中,即不难看出这点。如果不进行充分的准备,现在就进入高阶的政治议题谈判,势必造成两岸政治冲突公开化,激化两岸矛盾,引发岛内政局动荡,使两岸关系再度触礁。

  我们曾多次指出,目前的两岸关系属于和平发展的初级阶段。这个初级阶段的特点是政治互信初步构建,还在逐渐积累中,尚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远未达到和谐默契的程度;经济上的合作刚刚开展,虽然形势喜人,但尚未延伸、惠及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共同利益机制的构建远未达到休戚相关的阶段;岛内社会舆论与主流民意虽然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但对如何深化发展分歧较大,尚未形成共识;在思想和意识形态方面,冷战思维及其阴影至今笼罩岛内,反共恐共心态短期内难以消除;在反对势力的鼓动和歪曲下,部分民众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持保留态度,担心两岸走得太近,关系发展太快,害怕被“统”了。由此引发出“集体焦虑症”,其表现就是“闻中色变”,“逢中必反”,造成岛内族群分裂加剧,恶斗不止。这些都是和平发展初级阶段的特点,也符合当前两岸关系艰巨性、复杂性、矛盾性并存的特点。

【 第1页 第2页 】